平湖预防保健所陆秀芬: 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
读特记者 任琦 通讯员 孙秀凤 邹幸
2020-03-03 15:20

“2月11日,晚上8点,算是下了个早班。2月12日,晚上11点,脱完一身‘戎装’,才发现自己没吃晚饭……”这是深圳市龙岗区平湖预防保健所陆秀芬的一条朋友圈,这不仅是她、也是所有和她一样在一线抗击疫情的“战士”们的工作常态。

主动请战去最风险最大的检测一线

2月10日,当接到上级单位抽调基层人员到实验室核酸样本检测岗位支援的通知时,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卫生检验工作经历、参加过2003年非典疫情防控的老党员,陆秀芬主动申请支援一线。

到岗后,陆秀芬负责龙岗区各医院及街道防保所采集的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标本的检测。工作风险高、强度大,压力可想而知。N95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双层乳胶手套、靴套等个人防护配备更是一样都不能少。而且,实验室核酸样本检测的离心操作中还随时会受到来自气溶胶感染的危险,每一个环节操作都要非常认真、规范。

陆秀芬正准备进行病毒检测

对于陆秀芬来说,工作到凌晨是常有的事。在每次实验结束后,她都要对桌面、生物安全柜等仪器设备及时擦拭消毒、进行空气紫外线消毒,一次性医疗垃圾必须经高压灭菌后再带出转移废弃。虽然防护很到位,但问及第一次进去实验室之前的心情,陆秀芬坦言还是会有一点害怕和担心,不过进入实验室专心工作了,也就顾不上这些。

一天收取和核对两千余份样本

为防范新冠肺炎疫情的社区传播,上级决定临时成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核酸检测小组,专门负责由各街道医院社康采集送来的标本收集及核对,陆秀芬又有了新的任务。

她再次迅速到岗,投入到相关工作中,与同伴们共同研究方案,制订采样指引,快速成立与街道医院及社康中心的微信群等相关工作。“一周内我们必须完成全区上万份样本的采集,每天大约上千份,这么大的工作量,要在一周内完成,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焦虑。” 陆秀芬说。

陆秀芬准备入户给居家隔离观察者采样

“收取和核对样本同样需要在生物安全柜中完成。最多的一天我们收取和核对了两千余份样本。” 在生物安全柜前,陆秀芬往往同一个坐姿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几天下来,她的腰和背部肌肉疼痛不已。

2月20日,陆秀芬在将近完成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采样任务前接到通知,返回原检测组参加核酸检测,每天分白班和晚班轮流上。之前从没上过晚班的她,一开始还有些不适应。但通过自我调节,陆秀芬快速适应了上班节奏。连续几个小时穿着防护服、戴着N95口罩,不透气、憋尿、汗流浃背、眼罩起雾是常有的事,“最让我难受的还是缺氧头痛。不管如何,我还是坚持了下来。”

陆秀芬准备进入样品处理室

“哪里有需要,我就到哪里去。作为公共卫生检测人员,不管是密切接触者的采样,还是新冠病毒核酸样本的检测,能够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由衷地感到自豪和骄傲。” 陆秀芬语气果敢而坚定。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战场上一身“戎装”的陆秀芬也被同事们亲切唤为,“抗疫一线的花木兰”。

编辑 周宏博

(作者:读特记者 任琦 通讯员 孙秀凤 邹幸)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