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配合统编版语文新教材 " 整本书阅读 "《红楼梦》的需求,中华书局特别推出《红楼梦》(注解本)。
1998 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红楼梦》注释本,由著名红学家启功先生主持,北师大著名教授张俊、聂石樵、周纪彬、龚书铎、武静寰校注。《红楼梦》(注解本)即以注释本为基础重新修订而成,保留了启功先生的序言。
所精选一百二十回完整故事本 " 程甲本 " 为底本,审慎准确,不随意改动底本文字,使得这一版本成为研究《红楼梦》的宝贵资料;为了让读者完整地阅读文本,本书采用回后注的方式,注释约有 3600 条,详尽丰富,避免繁琐的考证。同时,约请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著名红学研究专家苗怀明教授撰写了《红楼梦》导读,精细到位,完全配合 " 整本书阅读 " 课程设计中的六条 " 阅读指导 " 从先至后依次展开。
另外,该书还包括《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事迹表,勾勒人物性格,把握情节主线;《红楼梦》诗词曲赋索引,所有诗词一查就有;《红楼梦》研究主要著述一览表,列举 " 红学 " 经典著作,帮助深刻思考主题;单独拉页附有 " 人物关系表 ",复杂人物关系一表看懂。
为了充分把握到 " 整本书阅读 " 的要点—— " 整 ",书从从封面到内文围绕这个核心进行。
比如,第一特点,封面设计。封面两幅图出自清代同治十二年萧山青士沈谦的《红楼梦赋图册》。
上册图为第二十七回 " 黛玉葬花 " 画面,黛玉在芒种送花神时节葬花,自感不幸身世,宝玉走来找她道歉,二人是一对欢喜冤家,此时处于相知相恋又互相试探的浪漫美好阶段。接下来的海棠诗社、菊花题诗都很热闹欢乐。所以,整个画面也比较明媚,也照应本书的 " 爱情主线 "。
下册图为第七十五至第七十六回 " 中秋夜品笛桂花阴 " 画面,这两回是全书的大关节、大转折处。此时贾府刚经历了抄检大观园的风波,这一次中秋夜宴,看似热闹铺排,却以乐景写悲景,多处细节均暗示贾家日暮途穷的结局。也照应 " 家族衰败 " 主线。
所以,从封面设计上,就能整体感觉《红楼梦》描写的贾府由盛而衰的悲剧。
第二个特点,底本完整。
曹雪芹主要完成了《红楼梦》前八十回,今见的后四十回,据说是程伟元、高鹗搜集残稿,续补而成的。
乾隆五十六年 ( 1791 ) ,程伟元和高鹗首次将曹雪芹前八十回与续四十回合印成《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通称 " 程甲本 "。从此,《红楼梦》才得以 " 完整 " 面目呈现并迅速流传。
《红楼梦》(注解本)即以一百二十回完整故事本 " 程甲本 " 为底本,保证了底本的原始完整性。
第三个特点,多层次多角度完整解读。
书中附送小卡片温馨提示全书的结构,包括《红楼梦》导读(著名红学研究专家苗怀明)、序(著名红学家启功先生)、正文、注释、主要人物形象事迹表、诗词曲赋索引、研究主要著述一览表、人物关系表等部分,都是专门针对 " 整本书阅读 " 中六条 " 阅读指导 " 和六点 " 学习任务 " 而策划出版的。
《红楼梦》(注解本)
〔清〕曹雪芹 高鹗 著
启功 主持
张俊、聂石樵、周纪彬、龚书铎、武静寰 校注
苗怀明 导读
中华书局 2020 年 1 月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冯进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