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的日子学技能、做美食、享团圆—— 逼出来的“宅”生活也不寂寞

读特记者 尹春芳 张 锐 刘莎莎
2020-03-03 08:18
摘要

跟着健身达人一起云健身学习平板支撑、跟着美食达人学习料理、跟美妆达人学习化妆、穿搭……全民抗疫的当下,宅家生活更像是一场全民学习、全民交流的大型技能学习专场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下子打乱了人们欢度2020年春节的节奏。在这场全民疫情阻击战中,对绝大多数普通市民来说,响应号召“宅家”即是“护国”,即是“抗疫战士”。

对于平时过惯了打拼的快节奏的深圳人来说,很多人刚开始并不适应这种缺少选择的慢生活。好在人们很快就随遇而安,不仅在家里宅得住,还找到五花八门的娱乐和学习、生活方式,学技能、做美食、享受家庭团聚……借此机会,不少人对自己进行了一次虽被动但却深刻的重新认识。

宅家学艺

有人说,人生的意义就是如何消耗时间和精力。如今宅在家里,大把的时间、精力需要消耗,人的无限创造性就有了发挥的舞台。

跟着健身达人一起云健身学习平板支撑、跟着美食达人学习料理、跟美妆达人学习化妆、穿搭……全民抗疫的当下,宅家生活更像是一场全民学习、全民交流的大型技能学习专场。

年轻人邹萌很喜欢中国书法,但苦于上班没时间,在这个春节,她就拿起了毛笔,开始从颜体临帖,一笔一画练起来,经过近一个月的学习,已小有模样。她把每天的习作放在“朋友圈”里“显摆”,也如愿以偿地收获了很多“点赞”。她告诉记者:“从前学一样东西,总给自己找借口,不行动。这次疫情让我感觉到时间的珍贵,生命的宝贵。所以我想,趁着年轻,学什么就赶紧行动起来,别耽误。”

对于“学霸”们来说,此时的家就是学习的“自习室”。人民日报曾点赞“中国最大线上教育平台——bilibili”,里面有很多学霸up主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一些实用技能,也吸引了不少网友在线“充电”。硕士研究生小彭每天就扎在网上,他给自己制订了严格的计划,并把自己的成果上传到网络中,跟网友共享。“不能因为疫情就放松学习,线上学习大家一起进步”。

70后市民老陆本来对新媒体、短视频这些一窍不通,但通过宅家自学,摇身一变已然是技术达人。他不仅能剪辑vlog记录生活,还熟练地掌握了很多视频剪辑软件,让家人和朋友们都刮目相看。

“活到老,学到老。现在都5G时代了,如果不多点技术,很容易跟时代脱节的”,老陆谈起自己的学习心得就打开了“话匣子”。他现在把每天宅家做的事情用vlog的方式记录下来,拍摄加剪辑制作只需要花几天时间。从一窍不通到如今能巧妙构图、制作特效、调色,老陆的vlog在不断进步,在朋友圈他已经是“师傅”的角色了。

宅家久了,生存能力也被迅速激发出来。头发长了不能出去剪怎么办?指甲长了不能出去修这难题怎么破?不能叫外卖,厨艺又很糟糕怎么办?……这么多难题却原来自己通通搞得掂。

最有趣的是理发。在微博上“宅家理发”还一度登上了热搜。一个漫长的假期过去了,要问此时最想见到的一定是理发店的托尼老师,希望他们能拯救我们“梅超风”“F4”的发型。

前几天适逢二月二“龙抬头”,民间有年后在这一天“理发”的习俗。既然出不了门,网友们纷纷拿起剪刀,展开花式理发。有些人的手艺真不差,可以跟托尼老师相媲美了。

解锁美食

“这个春节,我已经学会了各种电饭锅蛋糕、吐司面包、包子馒头……再不复工,我可能考虑转行了”、“目测疫情结束之后,一大波面包店要关门,因为一大批米其林五星级烘焙师正在养成中”、“你和一个大厨的距离,只差一个独居的假期”……

这个特别的春节,每天翻看“朋友圈”,“晒吃”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吃什么,怎么吃,怎么做,怎么摆盘,怎么拍……成了宅居在家人们的“日课”。

微博上,“酵母粉”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热搜”的关键词。宅居在家,无论是文艺女青年,还是年轻辣妈,还是外婆奶奶都开始倒腾各式面食。面食发酵所必需的“酵母粉”也因此变成了抢手货,一时之间甚至还出现短缺的现象。

辣妈松松是一位职业女性,平时早九晚五之余还要辅导孩子功课,做饭一般都是家里老人代劳。谈起做美食的初衷,松松告诉记者:“老人习惯做的菜就是那几种,平时我也没时间给孩子做饭,正好宅家闲下来,除了辅导孩子功课,剩余时间就开始琢磨烘培。”

“很多美食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比如西点只要严格按照配方做,出错的概率不大。”90后职业女性桑桑说。她告诉记者,自己平时从来不进厨房,属于典型的“十指不沾阳春水”。“平时都是点外卖,或直接在外面吃。我也知道不健康,但是没办法,没时间自己做饭,回家都很晚了。”突如其来的“悠长假期”让桑桑决定自己动手。“我喜欢西点,以前就买了烘培用品,一直没时间用。”这个假期,她又淘宝了一大堆原材料,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目前,吐司面包、饼干、蛋糕、蛋挞都成功了。”

当然,有成功也有失败。除了“酵母粉”,“厨房翻车”也成了微博热搜的关键词。一些失败的“烘培作品”堪称“车祸现场”,承包了网友的笑点。烂泥的馒头、烤煳的饼干、焦黄的吐司……“自己做的面包,含泪也要让老公吃下去。”

更多人表示,厨房是家庭的灵魂,居家过日子,不过一日三餐,“能做好饭,和家人一起享用,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幸福时光”、“晒的不是饭,也不是厨艺,而是阖家幸福、团圆的美满。有美食,有家人,也不辜负这个意外长假。”

久违的陪伴

这个春节假期,比做梦想象的都还要长。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这意味着拥有了24小时相处在同一屋檐下的难得机会,其实有时候也是挑战。过去再忙的人也无法再以“忙”为借口而忽视亲密关系。

在坂田工作的章先生,去年初喜得爱女,平日里工作十分繁忙的他,这次终于多了些时间守在妻女身边,用他的话来讲就是“彻底感受到了当奶爸的快乐”。“上班忙起来的时候,好像跟全家人都有了时差。总想多帮帮家人,多看看孩子,不想错过女儿成长的每个瞬间”。过年期间,居家防疫的他给孩子喂奶、哄睡、早教、做饭……样样他都想做得比平时更多一些,更细致一些。“累并快乐着,歌词里不也那么唱嘛,‘双手能为家人而粗糙,多么荣耀那么骄傲’。自己干了才理解爱人平时有多辛苦”,讲到这里,章先生笑得有些憨厚。

日前,国家卫健委提出宅家“五个一”建议,帮助人们在家保持身心健康,即制定一个计划:保证规律饮食睡眠,合理安排自己一天中要做的事情;钻研一件事情:可以看剧看书听音乐等,在钻研中享受过程;找到一种支持:与家人、朋友保持沟通交流十分重要;进行一项锻炼:做喜欢的室内运动等;思考一些体验:从中获得人生经验。

在健康居家方面,深圳的年轻人信心十足。过年期间,网友们开发出了不少解闷的技能,发在小视频平台上,逗趣之余给了人们正面的示范。

受到启发的,就有小耿和芳芳这对白领小夫妻。平日里忙碌在福田CBD,本就对生活品质有要求的两人在防疫期间更是足不出户,过上了比平时更健康的生活。“她负责在网上买菜,快递送到小区口我去拎回来,一周的口粮量得装两大袋,把冰箱塞得很满,感觉很有生活的气息”。小耿对记者说,自己难得买菜,平时两人多是点外卖或者在外面吃,“在家吃饭、吃家常饭”成了一种奢求。如今,在网上买菜,再上网学做菜,再把成品拍照传到网上分享,成为了他们的“吃喝一条龙”。最近,他们跟着APP上的菜谱学了好几道“硬菜”,颇有成就感。不仅如此,两人还在家坚持锻炼,方法很值得借鉴:打开直播APP,找到直播健身课,投屏到智能电视上,就能对着大屏一起跳,“每天流流汗,让身体变得健康,才能有更好的生活品质嘛”,玩转智能装备的两人,让健康的生活多了许多趣味。

已经宅家一个多月了,看样子,还得再宅一段时间,好在大家已经习惯了。也许是时候该想一想,当可以自由出门的时候,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毕竟,疫情终将过去。

编辑 高原

(作者:读特记者 尹春芳 张 锐 刘莎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