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棚改片区首个单套房屋当事人“交楼”
记者 冯庆 文/图
2016-12-08 04:40

继12月4日棚改玉龙片区首个单栋房屋当事人完成“交楼”,7日上午,该片区又有一名当事人谭先生向片区指挥部移交钥匙。据悉,谭先生是罗湖棚改三个片区中首个正式“交楼”的单套房屋当事人。

房间已经清空,只剩杂物

房间已经清空,只剩杂物。

“我从前天早上一直收拾到凌晨两点,才把所有物品打包完,昨天花了一千块钱雇了一辆货车将东西搬走。”谭先生说,“今天把钥匙正式移交,我便等着改造完毕后政府的安置了。”

谭先生介绍,房子是他 2000年买来的,面积有50多平方米,是一栋9层楼房中的一套。前期他也是在“等等看”,后来随着对棚改政策的深入了解,他就下决心签了房屋拆除的框架协议。“我认为人应当知足,该得多少就得多少,不要有不现实的幻想。”谭先生说,“在补偿安置方面,我也相信政府的安排一定会有保障。” 

7日上午,记者跟随工作人员从路边一个不起眼的小门进入,穿过阴暗的楼道,往下走七八层楼,又变魔术般地重新回到地面,再绕过两三个弯,才来到谭先生房屋所在的楼栋前面。楼栋门口幽暗如同“洞穴”,走进里面,阴凉的空气泛着因长久缺乏日照而产生的霉味。

当事人填写交房单

当事人填写交房单。

谭先生的房屋位于负一层,即便是白天,也必须要开灯,才能看得清房间面貌。如今房间已经清空,角落里零散地堆放着一些废弃的杂物。在这个阴暗的、“洞穴”一般的房间里,谭先生居住了十几年。“这个地方,仿佛是喧嚣城市中的一座孤岛。”他说。

据工作人员介绍,从各个层面来说,“二线插花地”棚户区的确都显得有些“与世隔绝”。房子建在山坳里,对外交通不便,无论是配套设施还是整体业态都与深圳的现代化形象格格不入。最令人忧虑的是,这里某种程度上也沦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孤岛”,成为地质灾害与消防隐患的重灾区。“而一些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并未深入地意识到这一点。哪怕血淋淋的教训近在眼前,只要隐患还没有真正威胁到自身,他们总是宁愿相信一切安好。然而,一旦安全事故真的发生,就为时已晚了。”

玉龙片区的警示牌

玉龙片区的警示牌。

目前,随着棚改政策的广泛宣传,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理解、配合与支持棚户区改造。谭先生告诉记者,主动选择告别这个居住了十几年的地方之后,他将搬到在沙湾做生意的女儿附近,既方便照顾孙子,也能享受天伦之乐。

编辑 波塞冬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