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生科学能力大跌 排第九不及澳门台湾
2016-12-07 18:03

“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6日公布2015年研究结果。左起:中大课程与教学学系助理教授刘国智、中大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香港中心总监何瑞珠、中大课程与教学学系客座教授黄显华

“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简称PISA)6日公布2015年研究结果,香港再次全败于新加坡,新加坡囊括科学、阅读、数学能力三项冠军。其中,港生在科学明显较上届逊色,平均分较上届跌32分,下滑至523分,排名更劲跌七级,列第九位,低于澳门及台湾。有学者认为,新高中学制或跟PISA科学能力下跌有关,因为高中生修读三大理科(物理、化学及生物)比率由2009年的40%,暴减至2015年的4%,或令学生整体科学基础较弱。

PISA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策划,每三年进行一次,旨在评估15岁学生运用母语于阅读、数学和科学的能力,今届以科学能力为重点评估范畴,共有72个国家及地区、51万名学生参加。香港区测试由中文大学PISA中心统筹,中心于去年四月至五月期间,邀请了138间中学、约5000名学生参加测试,PISA 2015由以往笔试模式转为电脑化评估。

数学阅读能力则较平稳

研究结果显示,本港学生科学能力评分及排名大跌,得分由上届的555分下滑至523分,排名由上届第二位,下跌至第九位。新加坡则由第三位升至榜首,平均分为556分较上届增加五分。除了科学成绩大跌,港生在数学及阅读能力较平稳,数学得分为548分、排名第二,较上届排位微升一级,阅读能力则有527分,维持第二位。

研究亦指出,本港科学尖子不足,仅得7.3%属第五及第六级的“尖子水平”,较OECD成员国家及地区平均值少0.4%,反观新加坡的尖子学生达24.2%。中大PISA中心总监何瑞珠指出,本港达到最高能力、即第六级的尖子仅0.4%,创展开研究以来的历史新低。OECD整体达六级平均比例为1.1%,新加坡则有5.4%,香港明显逊色。

何瑞珠分析,港生科学能力排名下跌或与新高中学制有关。她解释,在新高中学制下,中学生在科学学习的时间减少,由2009年平均每周7.22节下跌至2015年的5.53节,学习科学的机会减少一成,而修读三大理科(物理、化学、生物)人数由2009年的40%,下降到2015年只有4%,建议本港要有多元化产业,吸纳科学尖子。

三大理科修读人数大减

参与研究的中大课程与教学学系助理教授刘国智认为,2009年起推行的新高中学制,与港生在PISA科学能力下跌有“时间上吻合”,但是否必然有关系,尚待证实。他解释,旧学制下,由于文、理分流,精英学生多数归理科,2009年时应考中学会考平均有四成人全部修读物理、化学及生物三科,至2014/15学年、即第三届中学文凭试只得约4%学生全部修读三科,跌幅十分严重,或令学生整体科学基础较弱。他忧虑对本港培育科学家有所影响,不认同要走回头路,建议学界可检视及改变教学方法。

来源 大公网

编辑 桂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