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一碗粥里蕴含的千秋历史
禾 刀
2016-12-06 21:11

1

书名:粥的历史 作者: 陈元朋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6年8月

甫一看到这个略显“清淡”的书名,居然莫名生出些阅读的冲动。对于粥,感觉总是那么奇怪,一日三餐餐餐吃难免有点烦,但倘长时间不食又会生出挂念。粥,就是这么不尽如人意但又总是让人无法“挥刀割爱”。也所以,当将“粥”这个字陡然与历史挂起钩来,到底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难免让人浮想联翩。比如每每看历史正剧,凡逢饥荒之年,施粥便成为从上至下,从官场至民间的慈善“标配”。近年来,一些地方还通过频繁增大容器容量的“智慧”,愣是让粥与吉尼斯纪录扯上了些许关系,只是无一不人走“粥”凉,昙花一现,谈不上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记。

6

司空见惯之处,往往也是学问的富矿。作为“爱粥一族”的历史学家,本书中陈元朋简单梳理了当前诸多“名粥”做法,包括粥的来龙去脉。虽然粥名相异,味道有别,有一点似乎相通,那就是这些粥在历史上曾与一地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要么渡人于危难,要么给人以温暖,每一种粥里都有其特定历史背景,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粥。

在互联网上,我们也可轻松查到多达数十种粥的做法,更有文章称仅国内各地民众常食之粥多达上百种,其他一些国家也有不同的粥,只是本书偏居国内,不曾涉猎。在国内诸粥中,所用原料除了我们常见的大米小米外,还有玉米、青菜、榨菜、瘦肉、黄豆、红豆、绿豆、红薯、麦片等五花八门多种食材。虽然只是一碗看起来名不见经传的稀粥,但常因地域不同,甜咸荤素千差万别。

2

既然是一部反映粥历史的著作,寻找源头自然是应有之义。不过,尽管陈元朋抱之以“考古”雅致,试图从历史的故纸堆里翻出些粥的蛛丝马迹,结果却非常令人失望。或因缺乏可供参考资料,对于上古历史,陈元朋只是追寻中华主要食材沿革。对于黄帝创造了“粥”这一传说,陈元朋则持保留意见。在他看来,历史上将功劳归功于名人的现象并不鲜见。另一方面,也难以找到支撑这一传说的可信史料。所以,他更倾向于相信,粥来自于普通百姓的日常智慧。

我们无法判断,粥的最初出现,是否源自有人对水与米偶尔配比失误的意外发明。直至秦汉时期,史料逐渐显现,比如“居丧吃粥”的出现。陈元朋认为,这种吃法只是借克制享乐方式,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假如这是粥的真正源头,那么可以断定,粥在秦汉时期体现的并非“充饥”功能,更像是引申。当作为食物的粥被引申出其他象征性意义,这似乎并不符合历史上一些新鲜事物的出现,首先满足于固有基本功能的这一逻辑规律。

粥的慈善意义启蒙乃至发扬光大,大抵与粥可以暂时帮人度过饥饿的“本能”密不可分。于是施粥成了帝王和富裕阶层共同表达爱心的重要载体。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慈善底线的象征,因为粥只能确保性命苟且,远不足以支撑人们从事高强度劳动生产。

粥的地位在历史不同时期的变化,其实也印证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观点。在马尔萨斯看来,当人口呈指数增长时,生活资料则只能以线性增长。当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时,就会发生贫困和罪恶。历史上的许多战争,看似原因各异,实际又往往有着生活资料难以满足人口过度增长的深层内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僧多粥少”。当人们连吃粥都无法维系基本生存需要时,除了搏命看不出来还有什么可供选择。事实上,天灾、瘟疫同样会进一步加剧粮食危机。中国经济历史学家钱穆和全汉昇的多年研究均表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本质上是与粮食紧缺作斗争的历史,只是到了近代,我们才告别温饱,不再以粥果腹。

4

在陈元朋看来,当像白居易这样的名人喜欢吃粥,并以诗和远方大肆渲染后,粥的“贫民食品”色彩得以逐渐消退,开始以新潮奇物被中上层接纳,尝粥便成为中上层群体提升生活品位的象征。不过单纯以“诗和远方”便提升粥的“社会”地位,似乎有些欠服人心。同样是粥,普通百姓所食与中上层社会的未必“表里如一”。比如,普通百姓碗里的粥很可能是杂粮、细米等一切寻常熬粥食材,而中上层社会则更可能强调食材的优质,以此作为身份等级的区别。

这样的推测并非空穴来风,现实中并不难找到类似证据。今天,街头四处密布的粥店无论生意好坏,可以说没有一家原原本本兜售过去乡下的那些清汤寡水的稀粥,无一例外经过“伤筋动骨”式改造,除了店面,对食材用料、火候甚至包括盛器也多有讲究。这也折射中华饮食的另一特征,即饮食文化大多与“讲究”二字密不可分,吃出味道重要,吃得讲究同样重要。

在粥的所有内涵中,保健意义或许最耐人寻味。综前所述,粥很可能一开始只是人们勉强度日的无奈之举。然而,经过数千年历史的大浪淘沙,粥已经褪去了低端“吃众”的贫民色彩,越来越成为中高层社会群体的日常食物,其中很大一部分人看中的正是粥的所谓保健意义,而这与历史上那些中医名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今天虽然中医权重远不及历史,但谈起保健,许多人还是笃信中医。只是不知,粥到底是有保健奇效,还是人们希望从历史中寻找到某些慰藉呢?

一叶可以知秋,一粥也可以知史。相较于饮食给味蕾制造的那些独特“寻味”,饮食文化越是博大精深,往往越是折射历史底蕴的厚度与浓度。上下五千年,粥在发展沿革中不断分解出新的分支,演化出地域、民族等众多特色,尤其是实现了从底层向上层、从充饥向保健等诸多跨越,每次嬗变的背后其实都是历史变幻的结晶。

8

略感遗憾的是,不知是因古往今来关于粥的文字记录乏善可陈,史料确实欠丰足,使得许多时候作者不得不代入大量个人臆测。显而易见的是,这些臆测只能基于作者今天的生活常识,在缺乏史料支撑前提下,远不足以回到历史的当下。从这层意义上讲,看似只是一碗清粥,要想真正全面看清历史真面目,也许还有必要深入打捞,拎干水分,才可能发现干货。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微信合作 特报爱家

爆料邮箱 1062173186@qq.com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