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国内首个跨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数“中国城市创意指数”连续第五年正式发布,2016中国城市创意指数(CCCI2016)显示,北、上、深、广、杭位列城市创意五强。
据悉,该指数在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下进行研究与发布,研究成果曾获第五届“优秀皮书报告奖”三等奖。2016年指数研究项目由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深圳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联合完成。
该模型涵盖了要素推动力、需求拉动力、发展支撑力和产业影响力4大模块。为了提高城市覆盖面,今年对中国50个大中型城市(含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直辖市及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苏州、天津、南京、青岛、武汉分别位居中国城市创意指数榜前十强。
该指数的主研者、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周志民教授介绍,该模型的评估结果将有利于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以便完善城市文化产业政策,提升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
他介绍,作为第一梯队的前五名城市一直相对稳定,但指数也显示出,我国内地的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前十名当中有七个城市位属华东、华南,华中地区的武汉首次上榜。这一分布跟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说明文化产业确实对城市经济有显著推动作用。处于第二梯队的城市有22个,彼此间文化产业竞争力不相上下,但却与第一梯队有较大差距,如排名第十的武汉比排名第一的北京相差近20分,说明第二梯队的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还比较弱,应加快自身文化产业的发展。
周志民教授分析,根据指数分析可以得知,不同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有一定差别,北京、深圳属于要素推动型,广州属于需求拉动型,而上海和杭州则属于综合性创意城市。他建议,为了提高城市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每个城市都可以在充分知己知彼的同时取长补短。比如,深圳在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图书数量(册)、地区接待入境旅游人数(万人)、地区接待入境旅游人数(万人)指标上排名首位,值得继续保持;深圳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全国第9,但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排名第24,如何引导深圳人加大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等领域的消费支出,是深圳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努力的方向。
编辑 刘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