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为负责坪山区病毒检测的坪山区疾控中心,检验人员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直面危险,与病毒战斗。
在疫情防控期间,坪山区疾控中心检验组的工作人员开启了没日没夜的工作模式。检验组实行三班倒,11名检测人员共分成了4个小组,24小时值班检测。每次检测,都要经历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实验前消毒、核对样本、检测样品、检测结果复查、实验后清洁消毒、废弃物处置等环节,根据每次送来的样本多少,整个流程下来要花上4到6个小时。
每一次检测,检验人员都要全副武装,才能保证个人安全,但个人防护都是厚厚几层,里面密不透风,往往一个实验下来,衣服都被汗水浸透,脸上、耳朵上也都被口罩勒出了深深的印痕。
在此期间,检验人员既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厕所,在实验室里面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因此每当进实验室前,大家都会控制自己的饮食,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做实验时间长,眼罩容易起雾看不清,却又不能脱下来擦干净,检验人员只能靠自己克服,这就加大了操作的难度,只能慢慢操作,实验的时间更长了。这样严格的要求,对检验人员的体力和毅力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除了困难,还伴随着风险。在整个检测过程中,核酸提取是最关键、最危险的环节,检验人员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与病毒离得最近的。样本在处理和检测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防范措施不到位,样本产生的气溶胶就有可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或者依附在衣服表面甚至皮肤上,从而扩大污染范围。同时核酸的检测也不是一次到位,初筛阳性样本需要复查,因此与病毒近距离接触的时间越长,危险程度也就越高。
每天的检测量都很大,为确保第一时间出结果,检验人员常常通宵做实验,有时候实在累得不行,在等待提取核酸时闭目养神一会儿。样品箱排满了走廊,大家做完实验只想吃上一碗泡面,因为大半夜的一口热汤胜过人间美味。
这世上所有的岁月静好,都有着一群人负重前行的付出。疫情防控关键时刻,检验组的工作人员和所有疾控人一样选择了坚守岗位,哪怕每天只能睡四五小时,他们依然咬牙坚持,毫无怨言,这一切只因为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疾控人!
编辑 周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