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东莞市宣布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 加快惠企政策落实的实施办法》(简称“优化服务15条”),在上一轮“助企撑企15条”政策初显成效的基础上,又推出15条政策支持,共提出60项政策措施,其中首次提出28项,优化现有政策18项,集成上级政策16项,聚焦企业关切的资金周转、审批延期、综合减负等问题,进一步优化拓展服务,加快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切实推进东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服务15条”进一步细化落实国家、省有关社保、税收优惠政策,分别免征或减征中小微企、以单位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大型企业相应月份的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缓缴社保且不加收滞纳金,对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3%降至1%,受疫情影响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酌情给予减税或免、延期缴纳。
“优化服务15条”进一步强化执行信贷、保险、外贸、减租、减负、消费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用好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运用专项再贷款为重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信贷支持、协助企业申请专项再贷款贴息、贷款展期或续贷、增加低息贷款、推出专属金融服务等;支持保险机构扩展保险责任范围至新冠肺炎,向复工复产企业提供涵盖新冠肺炎感染的风险保障产品、市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对企业投保相关复工复产保险产品给予不超过12%的补贴,镇街园区按不低于1:1.5予以配套;快速办理进口税收优惠手续、允许延期办理有关进出口手续;推动落实有关物业减租免租,对实施租金减免的,给予相应工作的政策倾斜;工商业电价阶段性降低5%、欠费不停供、允许停缴缓缴补缴住房公积金、用能费、有关行政罚款、补贴职业技能线上培训等。
“优化服务15条”进一步促进稳定消费和房地产市场发展:推动外卖平台减免交易佣金、支持线上外卖和无接触配送、协助影院申请省级电影事业专项扶持资金等;协调房地产开发和施工企业的贷款周转、放宽“招拍挂”土地出让金缴交条件、优化将公积金贷款有关规定,推动以银行现金保函方式替代住房公积金贷款保证金,简化房地产价格备案程序,优化预售资金使用条件等。
“优化服务15条”进一步完善优化法律服务、延期办理、行政审批、企业复工、项目复工、物资保障、房地产等服务保障:对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专利商标等方面需进行办证、换证等事项的,分别予以不同程度地延期;整合土地使用有关审批业务同步出证、在线审批监管、提供线上“提前介入服务”“零见面”、有关登记业务限时办结发证;支持运用不可抗力条款处理履约纠纷、优先办理相关公证服务、减免公证费等。
“优化服务15条”明确相关部门和镇街园区强化法律法规宣传和事中事后监管,督促企业和项目单位恪尽主体责任,因违反相关规定造成疫情扩散和责任事故的,取消相关企业和项目主体享受市定优惠扶持政策的资格。
据介绍,此次政策的出台主要有三方面考虑。一是“精准化、帮得上”,找准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突出痛点,确保精准施策。例如,针对企业高度关注的资金周转问题,通过专项再贷款、优惠低息贷款、专属融资服务等手段,为企业提供低息信贷支持。二是“短平快、赶得及”,立足企业迫切需求,短期启动、快速实施。例如,有针对性地出台住房公积金、用气用电等停缴缓缴措施,帮助企业共渡时艰。三是“可操作、够得着”。例如,针对企业和项目复工问题,简化复工备案手续,制定激励措施等。
见习编辑 邹远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