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便民服务增设“潮汐”通道 民治防疫卡点越来越“智能化”

读特​记者 赵东眉 通讯员 梁淑萍
2020-02-28 14:26
摘要

为提升疫情防控效能,龙华区民治街道对各卡点实行标准化设置,将起初相对单一功能升级为疫情防控综合服务站,集成诸多服务功能,既实现对疫情的严管严控,又尽可能方便群众。

设立在各城中村、小区、人流密集场所出入口的卡点是疫情防控的前哨,承担着信息登记、体温测量、车辆人员出入管理等防控功能,扼守着社区防控的生命线。为提升疫情防控效能,龙华区民治街道对各卡点实行标准化设置,将起初相对单一功能升级为疫情防控综合服务站,集成诸多服务功能,既实现对疫情的严管严控,又尽可能方便群众。

"一二三四"标准化建设卡点

民治街道适应疫情防控的最新需要,将遍布各社区、城中村等人流密集场所的卡点实施"一二三四"标准化升级改造,即每个卡点:一条横幅;两面旗帜(党旗、队旗);三个阵地(党群阵地、宣传阵地、应急阵地);四项服务(便民服务、测温服务、信息服务、检疫服务),将便民服务关口前移,与卡点防疫功能相融合。

在上芬社区坳头村疫情防控检查站,区统战部、街道下沉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每天 24 小时在这里值守,严格按照"五个 100%、十个一律",湖北等" 1+8 "人员必检必登必报,外来人员、车辆两必禁,出入人员身份证、通行证、i 深圳二维码三必查,切实落实监测体温、询问情况、登记(核实)信息、信息上报、异常处置。这里还张贴着各种疫情防控的温馨提示,防控知识宣传海报,现场为群众办理通行证,所有快递人员都不能进村,而是在卡点旁边设置了货物集中点。这里还设置了党群先锋岗,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和志愿招募服务。"每个卡点还配有对讲机,发现发热症状人员、B 类人员可立即与站里联系,及时处置。" 2 月 3 日以来一直在该卡点值守的上芬社区工作站站长助理李国超介绍说。

白石龙社区则以"五统一"落实卡点标准化建设要求,统一建设疫情防控检测服务站、统一联防联控、统一检测服务流程、统一标识标语、统一配备物资,守好社区疫情防控的关口。

返深人流增大灵活设置出入通道

近来,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外地人员大量返深,各城中村、小区人流量明显增多。为应对上下班高峰人流量激增,解决好"严格管控"与"人员流动"的压力和矛盾,避免居民在出入口扎堆聚集增大感染风险,城中村各主要检测服务站灵活机动设置通道进行人员分流,提高防控效能。

白石龙社区在卡点设置特殊群体爱心通道。在人口出入密集的 2 号卡口优化设置了小区老弱病残孕人员爱心入口、复工企业员工集体通行道、小区居住人员日常入口、当天返深人员入口等多条出入口。同时,在当天返深人员入口旁设置综合服务点,安排党员志愿者对进入人员进行引导。出入口附近显眼位置还设置了 2 个通行证办理点,人员能够有序进出村及办理通行证件。

为解决城中村居民复工出行问题,同时严格管控返深重点人员,民强社区各城中村检测点,推行"潮汐"通道出入管理,各卡点实行早高峰出口增加,进口减少,晚高峰调整为进口增加,出口减少,有效解决"排长龙"问题。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庄思嘉

(作者:读特​记者 赵东眉 通讯员 梁淑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