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下剂猛药稳住市场信心

读特记者 王平
2016-01-18 17:39
摘要

到上周收盘,短短两个交易周,上证综指大跌18.03%。历史上,上证综指1月份最大下跌16.69%,今年是否会创下新的纪录还不得而知。

大盘

上证综指两周大跌18.03%。 新华社发

最近大家总在说,目前经济大趋势不明朗,沪深两市估值普遍过高,股市的机会是跌出来的。但是,谁都不曾想到,节后这一跌似乎就有点刹不住车,跌跌不休。

到上周收盘,短短两个交易周,上证综指大跌18.03%。中国股市至1991年的二十多年来,新年伊始就连续两周下跌仅出现过4次,最近一次已经是10多年前的2002年,当时指数跌幅也仅为9.37%。历史上,上证综指1月份最大下跌16.69%,今年是否会创下新的纪录还不得而知。

两周的急速调整将2015年8月底开始的市场各方共同努力修复股市成果悉数消灭,沪指4个月的涨幅半个月就化为乌有,上周四指数盘中最低探到2867.55点,几近去年2850.71点的救市低点,上周五虽勉强站上2900点,但2850的“婴儿底”已基本无险可守。逾7成个股跌幅超过两成,三分之一的股票下跌超过三成,部分股票股价甚至跌破去年6月股市危机过程中形成的底部价位。让人担忧的是,一些迹象表明,这种大规模的下跌并没有砸出让场外资金欣喜的“黄金坑”,而场内恐慌情绪还在蔓延,投资者持股信心受到动摇,在下跌过程中,不少股票基本处于无量空跌状态,市场热点也难以为继。

为了稳住指数,管理层不断释放积极信号。先是暂停熔断,1月13日,在市场跌破3000点后,证监会当日又出面详解注册制时间表,强调注册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会一步到位,对新股发行节奏和价格不会一下子放开。与此同时,上交所和深交所也称,将继续关注监控大股东各种减持行为,对大宗交易买入方后续卖出予以监控。上周五证监会又对扰动市场的一些传闻予以回应,称融资融券整体维持担保比例远高于平仓线,尚未出现上市公司大股东因股票质押回购业务平仓情况。上周六,证监会主席肖钢在专题发言,表示要反思股市异常波动教训。

应该说,管理层最近的系列举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悲观情绪。但是,不得不说,由于其中大多数属于事后的监管,主动预见性举措不多,在效果上还是打了一些折扣。当前沪深股市处于新一轮下跌节奏中,逾10万亿市值化水,2850点岌岌可危。我们可以说,造成股市这种危机的理由很多,也很复杂,国内经济低位徘徊,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特别是全球股市大幅下跌,风险类资产惨遭大幅抛售,国际油价两周累计跌幅超过两成。罗杰斯认为目前已处于全球金融危机早期阶段。

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如果我们要从上一轮股市异常波动中汲取些教训,就是对市场的监管应更加主动和更具前瞻性和科学合理。跌破2850点或许已经为市场接受,但是试想一下,倘若指数就此一蹶不振,出现像2008年那样的中期调整,市场即将面对的将是什么。股票质押风险急剧加大、两融平仓,更多私募清盘,一旦市场下跌的预期被强化,指数的下跌幅度将会被扩大,调整周期也会延长。市场信心受挫将直接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改革,无论是显著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已经有实施时间表的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也有延后的风险。所以,管理层目前需要重点防范信心和信用危机叠加导致的股市局部性金融风险。

扼住A股下滑的势头,稳住正在趋弱的投资信心,需要市场各方共同努力。在当前时点,最为有效快捷的方式莫过于管理层下一剂猛药,有效释放利好,提振士气,待到指数企稳后再慢慢疗伤。首先值得期待的是养老金发出入市信号,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技术层面,养老金入市都不存在任何障碍,关键是入市时点的选择。养老金投资以安全为第一要务,单就目前的股市而言,投资价值其实已开始显现。截至1月15日收盘,有35只个股跌破每股净资产。1242只个股低于去年2850点时收盘价,更有164只个股跌破2013年6月25日的1849点收盘价。2015年以来已实施完成定向增发的599家公司中,有119家公司的股价跌破了定增价。沪深两市的市盈率水平经过此轮调整后也大幅降低,上证指数12.57倍,沪深300指数10.7倍,创业板指也从之前的百倍直降为74.78倍。一些低估值蓝筹和估值相对合理的成长股都到了值得中长期投资的买入时点。加上无风险利率的不断走低,国内债券市场收益率加速下行,10年国债从3下行至目前的2.72,A股相对价值随着高收益资产配置产品短缺不断提升。因此,不难看到,养老金入市的条件实际上已经成熟。

养老金进入股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先期买入数量多寡,只要发出明确买入信号,将代表长线资金对目前市场价值的认可,会给一直处于场外观望资金带来风向标的意义,对场内苦战的存量资金持股信心也是一个极大的提振。股市积弱较重,还需管理层多管齐下,打出组合拳,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鼓励上市公司积极回购股份等都可供选择,加上市场早有预期的降息降准兑现,只有这样才能实质性扭转大盘颓势,唤回市场信心。

编辑   张 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