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当科学城核心区空间拓展先行军,新湖街道土地整备党支部被评为深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光明新闻记者 郑宽 通讯员 李婧 文/图
2021-07-18 09:30
摘要

新湖街道强化责任担当,把基层党建与土地整备相结合,形成“党建+土整”模式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走进光明中心区项目新湖土地整备指挥部大院,一块红色招牌上的大字映入眼帘,这句话这也成为无数土整干部的座右铭。从2016年8月份新湖土地整备党支部成立至今,新湖街道已先后完成地铁6号线土地整备、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土地整备、光明云谷片区土地整备等重大项目土地整备攻坚任务,保障多个重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这五年多的时间里,新湖街道已经累计整备土地16平方公里,约占新湖街道面积的三分之一。作为科学城核心区空间拓展先行军,新湖街道土地整备党支部凭借出色的工作成绩,被评为深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新湖街道土地整备党支部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党员干部就要冲在一线

曾任新湖街道土地整备党支部书记的尹帮健是一名有着丰富土地整备工作经验的老党员,参加了多个重大项目的土地整备工作。在他看来,新湖街道土地整备工作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将党建和土整相结合,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执行力。“在土地整备工作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家集思广益,形成合力完成好土地整备攻坚任务。”他说,每一个攻坚组就是一个党支部,一把尖刀就是一面红旗,只有让党员干部冲在一线,发挥好头雁作用,才能让每一个土整干部都能感受到干事创业的氛围,主动作为。

当前,光明区正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其中很多重大项目都布局在新湖街道,这也给新湖街道带来很重的土地整备工作压力。就拿今年来说,截至7月份,新湖街道就已经承担18个项目土地整备工作。尹帮健介绍,土地整备工作战线很长,从项目启动到测绘、评估、清点、做方案、签协议、清场拆除、移交入库,每一个节点都要安排人进行跟进,实行清单制,通俗来讲就是“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

新湖街道强化责任担当,把基层党建与土地整备相结合,形成“党建+土整”模式。例如,在中大·深圳校区项目土地整备过程中,组建一线临时党支部,以44名党员干部为主体,分成8个攻坚组,全体党员干部压在一线,干部考核放在一线,仅用17天时间就完成113户私宅签约,20天100%腾空交房,推动中大·深圳校区项目高效推进;抓住主要矛盾,选取轨道6号线等项目为重点,出台配套方案,精准施策、倒逼进度;强化一线设组,发挥攻坚战斗堡垒作用,分别在中大·深圳校区等项目土整现场设立工作组,还针对不同项目、不同对象实行“定制服务”,确保工作人员与业主“零距离”沟通,服务群众更加“人性化”“个性化”。

把土整工作当事业来做

尹帮健告诉记者,这几年每到土整任务的攻坚期,工作人员基本都是“5+2”“白+黑”,基本都要凌晨才能下班,甚至经常通宵。

完善的工作机制带来亮眼的工作成绩。新湖街道仅用22天就完成科学城启动区项目527户及115处墓地全部签约任务,27个协商谈判小组善作善为,28天完成腾空交房,整备土地1.82平方公里,创造土地整备“科学城速度”;25天完成光明中心区项目土地整备楼村原村民64户被搬迁人、菜地菜农226户及寰通公司、81座坟墓迁移、城市化转地历史遗留问题2.5万平方米地块协议签订工作,实现光明中心区项目“四个100%”签约,整备土地2.3平方公里。

“土整干部要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在光明区大开发大建设的背景下,有机会加入到科学城建设这一重大项目中来,我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尹帮健说。

(来源:宝安日报·光明新闻)

编辑 刘思凡 审核 汪新林

(作者:光明新闻记者 郑宽 通讯员 李婧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