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消防创新随行装备 锻造执法尖兵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2021-07-15 21:05
摘要

一批标准化执法装备陆续列装执勤一线,消防监督执法效能显著提升。

改制转隶以来,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在承担灭火救援任务的同时,狠抓监督检查,深入推进消防执法改革,创新打造“6+1”模式便携随行包,一批标准化执法装备陆续列装执勤一线,消防监督执法效能显著提升。

发现消防安全隐患问题,随时可以抽出“6+1”便携随行包中的执法设备:强光手电筒方便防火监督员对建筑管井等光线不足部位开展检查,激光测距仪能在几秒内测出防火间距、疏散宽度是否合格,消防感烟测试枪轻松就能测试烟感器是否正常运作,执法情况还能通过移动执法终端实时上转……自“6+1”模式便携随行包配备以来,在一次次消防安全检查、“夜查”行动中,福田区消防救援大队防火监督员吴文伟切实感受到了新装备带来的便捷。

据了解,2018年改制转隶后,深圳消防实现“防消合一”。随着“双随机、一公开”消防监管模式施行,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年消防监督检查量达2.2万次,消防监督检查量大、次数频繁,原《消防监督技术装备配备》标准不能适应执法需求,需因地制宜,顺应改革要求,调整执法装备配备标准。

为进一步深化消防执法改革,提升消防监督执法效能,也作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一个重要举措,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立足规范行政执法、提升执法效能、展示专业形象“三大”需求,充分考虑装备使用频率、便携、易带、美观、大方等理念,最终推出 “6+1”的便携式的装配腰包模式,并制定配套佩戴规范,在全市消防监督执法队伍全面应用,扎实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以消防执法规范化为法治政府建设赋能。

“6+1”模式便携式随行装备包括精选数字风速计、激光测距仪、移动执法终端、数字照度计、消防感烟测试枪、强光手电筒以及4G执法记录仪,每个装备包含装备计重仅2.5千克。

“把装备从大件的装备缩小成了微型的、便携式的装备,然后通过腰带的形式让每一个监督员都能随身携带。”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法制与社会消防工作处处长张少云表示,新的随行装备大大降低了防火监督员检查执法中的负担,通过在全市推广使用随行执法装备,既规范了消防执法的程序,又提升了执法效能,还塑造了队伍的专业、文明的形象。

记者了解到,深圳消防下一步将以此次创新执法随行装备为契机,以模块化的科学装备促进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为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保驾护航。

(原标题《深圳消防创新随行装备锻造执法尖兵》) 

编辑 特区报-连博审读 刘春生审核 特区报-王雯,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