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生辉是深圳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南山大队四级主办,第一执法小组负责人。防疫期间,他是沿江高速前海收费站交通检疫站专班成员之一。从2020年1月25日至今,他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岗位。截至目前,他所在的前海检疫站坚决落实“不漏一车,不漏一人”的工作要求,风雨无阻,同时严格保障自身与同事防护到位,健康平安。
面对疫情,他选择坚守
父母在,不远游。上有老下有小的陈生辉,每年都会带老婆小孩回江西兴国老家,陪父母过年。今年适逢初一假期值班,他在年前安排老婆、小孩先回老家,并计划初一值完班就回老家团圆。
1月25日上午,陈生辉带领队员们到深南大道、滨海大道、沙河西路等主干道和蛇口邮轮母港、深圳湾口岸、深圳西站等重点区域开展执法巡查。下午17时许,结束一天交通执法巡查任务后,陈生辉正准备收拾行李开车回江西老家,突然接到领导通知前往前海、南头、南光三个高速出口配合公安、交警、卫健等部门开展防疫工作,一直值守至20时许,他才匆匆解决晚饭,继续在单位值守。
当天晚上,单位工作群里忽然发布“鉴于疫情的形势日益严峻,全体执法人员提前结束假期,立即返岗开展防疫工作”的紧急通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看到这一消息,陈生辉的神经再次高度警惕起来,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公务员,组织的命令高于一切,他立即决定取消春节回家计划,选择坚守深圳参加防“疫”任务。陈生辉一边打电话给家人,告知家人自己春节要留在深圳参加防疫任务,无法返回老家团员,并安抚好家人保重身体,另一边核查队员在岗情况,通知离深队员及时返岗。
面对困难,他选择担当
防疫初期,因返岗人员不足,缺乏防疫物资,陈生辉晚上和队员们一起值夜班,白天与各组、各部门防疫人员协调任务分工、管理防疫物资、做好餐食保障,既当值班员,又当联络员,一天接打七八十个电话,连续好几天无法正常休息,如此艰苦的时候,他选择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2月15日23时45分左右,陈生辉如往常一样提前15分钟接24点至第二天早上8点的防疫任务。刚到达现场,就看到不停摇晃的雨棚和被吹翻的铁马、雪糕筒,他心中一紧:前海出口建在海面上,四处空旷无遮挡,队员的临时休息点无避雷设施,根据天气预报提示,2月15日晚至2月16日晨,有6-8级大风并伴有雷雨天气,天气十分恶劣。他立即将现场情况拍照片发送给值班领导,同时组织现场轮休的防疫人员离开雨棚,到大巴车内休息,狂风暴雨开始后,陈生辉又立即组织大巴车内的人员暂时撤离到收费站二楼大厅躲避。确认大家安全后,陈生辉穿上雨衣,和测温岗工作人员一起在雨中站了2个多小时直到换岗。第二天一早,云开风停雨断,他又和大家一起将昨夜被风吹倒的雨棚、铁马和雪糕筒扶好,并用沙袋加固。
面对问题,他选择主动化解
“廖局,我向您汇报一个紧急情况……”陈生辉在得知一名返深人员在检疫点经过初检、复测体温仍在37.3℃以上,同时存在送医工作环节衔接不到位的问题后,他第一时间向检疫站组长报告,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最终各部门迅速在10分钟内成功协调解决,明确了检疫站发热人员送医工作流程,形成了工作闭环。在防疫任务如此艰巨的情况下,陈生辉面对检疫站环境卫生不整洁、餐食领用无序、检疫人员自我防疫意识较差等影响检疫点安全、检疫人员自身健康的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提出,第一时间向领导报告并协调落实解决,圆满完成组织交代的各项任务。截至目前,该检疫站保持着检疫人员安全事故和健康事故为零的优秀战绩。
东风吹,战鼓擂,疫情不灭,交通人的守护不退。陈生辉表示在接下来的防疫和执法工作中,将继续坚守岗位,待风雨过后,必将春暖花开。
(晶报供稿)
编辑 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