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人”在行动!看实验小学如何玩转课余生活
记者 黄付平/文 程海昆/图
2016-11-26 04:38

11月25日,为期两天的“课程人”在行动——全国名校课程与课堂邀请观摩活动暨深圳市“走进好课程”现场观摩活动顺利结束。据悉,这是深圳实验集团小学部建校30余年来首度大规模向来自全国各地兄弟院校全景展示。

记者在现场看到,包括艺术类、语言类、科学类、数字媒体类、棋类、体育类等近60个社团课程开放,学生们用各种艺术形式表达着自己的感受。酷爱舞蹈、喜欢画画的邓嘉琳同学告诉记者,为了报上喜欢的社团,妈妈特意在申报第一时间熬夜为她网上报名。而通过绘画,她不仅结识了新朋友,也感受到情绪表达的快乐。而这种感受,在实验小学,通过不设限制的绘画得以在学生们面前展现出来。

YW1A0343

YW1A0348

科学国家课程《定滑轮和动滑轮》探究。

据深圳实验集团小学部部主任顾兵介绍,小学部近年来在课程与课堂领域为勇做“课程人”的教师搭建更大的平台,展现小学部课程建设、课堂转型的阶段性成果,形成看得见的课程、课堂、自主教育、新文化等的理论模型。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中审视小学部课程建设的内涵化发展、课堂“两个看重”,看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看重学生展示能力和课堂气质的培养的价值观。借助集团“新课程·新课堂”教学展示和观摩活动,在更高层次上培育全体教师争做“课程人”的先锋气质,激发相关学科团队和课程团队占据最先进的理念高地,以创新行动和探索在办学方向上共谋共进。

【读特新闻+】

在深圳之约:

“‘课程人’在行动”全国名校课程与课堂邀请观摩活动

暨深圳市“走进‘好课程’”现场观摩活动闭幕微论坛上的发言

深圳实验集团小学部部主任顾兵

各位嘉宾:

这两天有两件事让我们愉悦:其一,“有朋自远方来。”其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远朋与近邻毕至,专家与同仁咸集,不亦乐乎?

这两天有两个感受让我们崇高:其一,“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其二,序学不序爵。没有了收费与俗气,没有了江湖地位、隐形潜规和教育官员的行政化色彩,不亦君子乎?

本次活动总冠名“深圳之约”,会标的灵感来自深圳地标之一市民中心主楼建筑,寓意海纳百川,深圳欢迎你;形似大鸟展翅,寓意鲲化为鹏,前程更高远。深圳不是天涯海角,也不是天子脚下,但深圳的教育自有南国气派;深圳实验不是百年老校,也不是业界老大,但深圳实验自有实验风格;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没有大楼、正高,也没有高考、高分,但作为小学,我们自有其“大”。

小学之“大”,大在未来。因此,我们致力于永远在路上的课程建设,让更多的可选择性支撑起课程支架,并进而支撑起未来国民的“未来”。我们在人格精神、人文语言、数理科学、艺术体育、个体特长五个课程领域的层级之下,构建基于国家和校本高度融合的新学科课程体系,以之为主体课程;构建基于走班选修的半日制全社团课程体系,以之为课程增长点;构建基于包办和大课程组的全科课程体系,以之为课程特区;构建基于学部主导的各年级特色课程体系,以之为创业板课程;构建基于教师个性和追求的风格课程,以之为众筹课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主体课程的新学科课程,每一个课程边行动、边构建、边扬弃、边内涵化,均已建立起有章有法、有血有肉的学科课程体系,这其中,教师作为“课程人”而不仅仅只是“教师”的脉络和特色非常鲜明;值得一提的还有作为课程增长点的半日制走班式全社团课程,目前近60门,几乎全部来自我们的“课程人”;值得一提的还有作为课程特区的全科课程,一干“课程人”从之前的单一学科教师良苦转型,换脑子、搞整合、建课程,为培养未来杰出型、综合素养型人才探一探还有没有别的路子。

我们和许多学校的实践证明,有好课程才有好学校,有好课程的好学校,家长就会选择,就会真心帮你,人民才会满意。

我们的经验还表明,所有课程,必须指向学生成长的“功利”,这是学生的幸运和幸福;必须指向教师事业的“功利”,这是教师的体面和幸福。因此,我们激发教师从“教书匠”转型为“课程人”,从“教”课升华为“建”课,从湮没于无趣凡尘蜕变为扬名于教坛春秋。可以这样说,“课程人”是当下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痛点、难点,也是关键点、胜负手;但作为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具有特别任务的我,我的幸福恰恰来自于此,因为我已经有了一批“课程人”,以后还会有更多。

黄金的课程也要经过课堂“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开采。课堂是课程的基石,也是课程优胜劣汰的生死场。因此,我们历经数年,在传承的基础上明确“两个看重”的“课堂观”:看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看重学生展示能力和课堂气质的培养,实施以课堂为中心的工作“新常态”,提升以“情怀”为核心的课堂“新境界”。所有这些,“果”体现在学生“学习方式的六个能力”、“课堂气质的六个体现”,“根”还在“课程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情怀”是“那人”的职业气质,“开放”是“那人”的课堂品位。本次活动,12位教师作为我小学部众多“课程人”的代表,给各位献上了12个课堂,一方面表明“‘课程人’在行动”,一方面表明我们通过课堂做课程内涵、通过课程内涵“走进好课程”的基本思路。

小学之“大”,大在奠基。“奠基”既是我们建设面向未来的课程的基本原则,更是我们致力于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健全人格教育的行事指南。为了奠基的“稳”,为了教育的“真”,我们选择自主教育管理。“双自主”中的“学生自主”,强调成长体验、成长过程、发乎内心、真实真正;“教师自主”,强调情怀为先、理念为重、当家作主、幸福经营。和课程与课堂一样,自主教育管理的活水之源、良木之本还在于班主任个体、团队的素养和文化所达到的水准。所以,“‘课程人’在行动”理应包含他(她)们。

小学之“大”,大在文化。荣格认为:“一切文化最终沉淀为人格。” 在这个以太阳为核心、几大星球熠熠生辉的模型中,“实验师生应有成为中华民族脊梁的追求”过去是我校前辈教师的价值观,今天也是我辈“课程人”的价值观,今后也必将是越来越多具有教育家风采的我校教师的价值观。在这个价值观统领下,在学校文化中,清晰浮现出的是“健全人格”这个核心。

“人格是最高学位。”这是我们所有课程建设、课堂深化、学生成长的最高准则,是我们这所小学让人无法小瞧的显赫底色,也是我们为未来奠下的最为厚重的基石,更是“课程人”行走于大地之上、可以用以仰望的美丽星空。

最怦然心动的是,在星空和大地之间行走着的,还有参加或未参加本次“深圳之约”的、深圳并延拓至全国的小学界诸多同道,我们不屑于争论、观望、自吹或吐槽,我们一起在课程与课堂领域有所作为,在小学教育改革的所有领域励精图治。可以这样判断:中国梦,教育梦,小学这边风景最好。

在各种教育乱象横飞的当下,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我们的确到了需要好好思考“真教育”抑或“伪教育”这个问题的时候了。究竟是内涵过硬,还是徒有花架;究竟是关注长远,还是只看眼前;究竟是注重塔基,还是追求功利;究竟是风格平实,还是张扬膨胀;究竟是坚守文化,还是随波逐流。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热切地希望中国的校园都能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美好的人和事物汇聚在一起的;每个生命都得到妥帖呵护和激发的;每个日子都是被擦亮和富有诗意的;每个人心田里都播种大理想的;个人幸福和物质财富都具有悲悯情怀的。

有句古语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作为小学,各位同仁、同道,我们可不可以借“深圳之约”以及今后可能的“北京之约”、“上海之约”甚至“乡党之约”,我们一起畅想一个非凡的中国教育梦:普天之下,莫非健全血统?这是我们发出的“深圳之问”。

见习编辑 王行王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