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南山图书馆拍摄制作的青少年党史教育视频《永远的九岁》被人民网、新华社选中刊发,视频在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达到30万人次,发出1天内浏览量高达108万人次。近期,南山图书馆把有声阅读与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通过创新形式与载体,不断推动阅读推广。
《永远的九岁》视频选取《红岩》中贴近孩子的“小萝卜头”片段,由知名青少年阅读推广人海洋老师指导,南山图书馆快速集结了11位小读者,前后共经历了三四次排练,最终以饱满的感情、朴实的语言呈现出《永远的九岁》视频。
此次11位参与《永远的九岁》拍摄的小学生也都是跟随“南图朗读者”成长的忠实小读者。在排练过程中,除了文本本身,孩子们还了解到更多革命历史故事,经历了对这段历史陌生、难以进入文本到完全真情实感、走进红色经典的过程。海洋老师回忆,最后一次排练中,孩子们都沉浸其中,不少孩子在朗诵时也落泪了,“对孩子们来说,拍摄过程就是一堂沉浸式党课,通过视频又引领了更多同龄孩子,共同了解先辈的奋斗故事”。
2020年开始,由于疫情原因,线下活动开展持续受到影响,南山图书馆坚持创新优化阅读推广渠道,将线下活动转移至线上举行,这种转移并非只是单纯地将一场活动转至线上,而是结合线上传播渠道特点做出新的尝试。《永远的九岁》正是南山图书馆的尝试之一。以语言、有声阅读等多种方式,将红色基因传播到新一代年轻人中,通过语言文字的力量,感召更多年轻人。
在有声阅读推广上,南山图书馆是起步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南山图书馆打造的 “南图朗读者”品牌至今已持续开展将近5年,培育了一批真正爱好朗读的读者,成立了一支有强大吸引力的“南图朗读者”阅读推广队伍,参与者从6岁到80多岁,所在地域从深圳到新疆,有在外打拼的单身年轻人,更有父母和孩子组成的全家总动员。去年受疫情影响,所有线下活动停止,南山图书馆立即把“南图朗读者”的阵地转移到线上,跨越时空、打破界限,朗读把人们链接在一起,来自天南地北的读者们每天在南山图书馆的微信朗读群定时共读,共同度过了疫情期间漫长而又难忘的阅读分享时光。
同时,南山图书馆围绕“书香南山”的目标,重点打造“阳光计划” “阶梯计划” “云阅读计划” “领读计划”等。
例如,面向少儿阅读群体的“阶梯计划”,是陪伴孩子们成长的阅读推广系列,结合分级阅读研究,按照年龄分层次设计,把阅读寓教于乐,立足亲近母语,做到广纳兼收。面向特殊群体的“阳光计划”阅读推广系列围绕视障、自闭症儿童以及有心理和法律帮扶需求的特殊读者,设有星星点灯、自闭症儿童读书会活动、视障者IT技术培训等阅读推广活动;面向数字阅读群体的“云阅读计划”致力于云阅读、数字阅读推广,与当今移动终端普及后人们的阅读习惯相匹配,开发更多数字化资源、移动式阅读的线上线下结合活动,促进阅读推广与时代同步的适应性发展,而“领读计划”强调阅读树人铸魂效应,通过精选内容,以阅读引领公众的精神风尚,图书馆主动担负教育、引导义务,传播文化正能量。如为献礼建党百年,南山图书馆全馆动员,亮出专业底色,阅荐百年党史,打造党史学习“有声图书馆”。
多年来,南山图书馆一直坚持将阅读个性化与阅读推广群体性相结合,在传播渠道、阅读形式、推广内容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创新,一直在路上,并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及不同读者,有重点,有创新、有温度、有诚意的进行不同系列不同侧重点的阅读推广活动,让更多人加入深度阅读的行列。
(原标题《创新阅读推广形式,南山图书馆以有声阅读推动党史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