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群英榜| 黄华: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与精彩

见习记者 张燕 文/图
2016-11-22 05:10
摘要

作为深圳市检察院政治部司法行政人员,黄华一头扎在检察政工岗位十余年,踏实勤奋、肯钻研,成为该岗位上的行家里手。她统筹编撰的《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指引汇编》,已成新录用和新交流干部的职业手册和案头工...

775877897483171772

在深圳的政法工作队伍中,有这样一群勤奋忙碌、默默耕耘的政法工作人员:他们既不是与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的警察,也不是与律师唇枪舌战的检察官,更不是法庭上手执法槌、庄严肃穆的法官,大多数时候,他们静静埋首案头,与枯燥的文字奋战,以灵性的文思“为他人作嫁衣裳”,悄悄书写政法工作的精彩。黄华,就是这些无名英雄中的一员,一名非一线业务岗位的“一线服务人员”。

作为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干部处司法行政人员,黄华一头扎在检察政工岗位十余年,踏实勤奋、肯钻研,已然成为该岗位上的行家里手。她统筹编撰的《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指引汇编》,已成为新录用和新交流干部的职业手册和案头工具。因工作出色,她多次被评为“深圳市检察系统、深圳市检察院先进工作者”,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还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喜欢写东西,与司法行政工作结缘

来深圳工作之前,黄华在江西九江某派出所工作。工作之余,她喜欢写点东西,经常在当地各种刊物上发表。1999年,黄华只身来到深圳,进入深圳检察系统工作,一干就是十七年。

刚开始,黄华在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检察院工作,因擅长文字,一直从事着综合文字材料工作。爬格子是许多人不愿意干的苦累活计,既费脑筋又熬精力。但黄华从不叫苦。遇上紧急任务,她就一声不吭、加班加点写材料。有时候一时没思路,她就一直在心里琢磨,直到有感觉为止,哪怕是半夜突然来了灵感,她也二话不说爬起来写。正是由于肯花时间下苦功夫,黄华很快从初写材料无从下手,到后来各类材料信手拈来,不仅速度快,而且质量高,迅速成长为一名基层检察院中层干部。

六年之后,黄华又被遴选到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工作。勤奋踏实的黄华又一头扎在市级检察政工岗位十余年,历经基层院建设指导、记功授奖、教育培训、人事调配和干部任免等多个政工业务岗位锻炼。她坚持钻研,熟悉检察机关组织教育、人才培养、干部选任等各门类政工业务,迅速成为本职岗位上的行家里手。

统筹编撰“工作指引汇编”,成为检察系统新手必备指南

425996211313565516

上周,黄华接了个电话,一名新来的同事经人指点,问她要一套由她统筹编撰的检察系统新手必备指南。她欣然应允。这套大家口口相传的新手必备指南就是《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指引汇编》,由黄华统筹编撰,历经半年,五易其稿而成。

2009年,黄华承办组织编撰深圳市检察院部门工作指引的专项工作。为完成好专项工作,黄华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抽出大量时间,耐心细致地跟20多个业务部门沟通,确定各部门工作内容、人员编制、岗位依据、工作流程等等。有时候,需要来回反复沟通,黄华总是不厌其烦修改。

最终,黄华用半年的时间,五易其稿,统筹各部门编撰了一套《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指引汇编》。这套“工作指引汇编”涵盖检察业务和综合管理各类事项396项,附录文书样本433份,文字总量约52万字,因为内容齐全、详实,成为市检察院绩效考核工作“四大要件”文本之一,也是新录用和新交流干部的职业手册和案头工具。不仅如此,还经常有其他地方检察院慕名向黄华取经。

扎根司法行政岗位,乐于分享成绩斐然

在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工作十余年,黄华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这些成绩的背后,是黄华扎根司法行政岗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写照。

2014年,深圳市承担并率先落实检察体制改革试点任务。在任务重大紧急、人手紧缺、没有实例范本可供参考的情况下,作为改革工作小组成员,黄华与改革办其他同志一道长期加班加点,主笔了《深圳市检察官管理暂行制度》、《深圳市检察机关主任检察官选任暂行办法》等基本文件,为深圳市检察改革的落地实施和转型深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黄华还乐于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2005年以来,她及时对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委托高校培训、检察文化建设、岗位交流、绩效考核等政治工作进行总结,《依托高校资源拓展培训途径 构建有深圳检察特色的教育培训体系》、《以人为本 立足执法 探索深圳检察文化建设之路》等被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工作简报》、《检察队伍建设》和市委《信息快报》等刊发。

现在,黄华心里很踏实,一步一步朝着自己司法行政人员专业化道路迈进。她对记者说:“这么多年的岗位学习和锻炼,我对这份工作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专业化管理之后,我会进一步更新和提升岗位技能和水平,适应司法行政的专业化需要,更好地服务检察事业。”

编辑 多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