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校长郭云峰:关于生命与成长

读特记者 包力
2020-02-24 14:37
摘要

最近一段时间看到不少孩子线上学习的花絮和家长居家辅导的喜怒哀乐,甚至有网友戏称“一场疫战,老师成了网红,学生成了网虫,家长成了网怕,教育局成了网管”

亲爱的孩子们、家长们以及我日夜奋战的“战友”们:大家好!

转眼全面开启线上教学已经一周了。开学刚与大家分享过《在未来,我们会感谢正在经历的最残酷的生命教育》,我们一起谈了防疫抗疫与生命教育。今天再次与大家见面,我想跟大家谈谈在疫情期间的生活与学习,谈谈《关于生命与成长》。

首先我想强调,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战争,一场没有硝烟和炮火却同样残酷与无情的战争,一场必须打、必须打赢的人民防疫阻击战、新冠肺炎歼灭战。在这场战争中,我们的总指挥是党中央、国务院,我们的前敌总指挥是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主战区在湖北、在武汉,目前战火已蔓延全国、影响世界。我们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肆虐全国的新冠肺炎。在这场战役中,主力军是医生和卫生防疫部门,在主战区来自全国29个省市和部队、新疆建设兵团的超过20000名全国最优秀的医务工作者逆行向前,忘我奋战在第一线,他们以高超的医术和医者仁心,以坚定的决心和专注的投入奋战在疫战的第一线。目前已成功遏制病魔的猖狂势头,形势好转,捷报频传。这场战役的地方战斗的指挥、后勤保障和战前支援部队是各级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和广大的公安战警、防疫人员和成千上万的抗疫志愿者,他们在各自范围、各条战线,以自己的专业、敬业,在为尽可能控制战火范围,及时歼灭小股流窜和已经出现的战火苗头付出巨大努力,守住每一条路,看好每一扇门。我们应该以最高的敬意,致敬向死而生的“白衣战士”,我们应该向全社会呼吁:“停止猎食野生动物!保护人类请从保护大自然开始!”

在这场战役中最不同于其他战争的地方在于,参战的还有每一个中国人,甚至每一个身在异国他乡、心怀祖国安危的华人华侨,大家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参与其中,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奉献。

我们,今天在听讲课的每一个人都在这个范围,我们用坚持和坚守,我们用自我隔离的方式,以家为堡垒,以坚守不外出为基本战法,以线上学习和在线工作为主要任务,共同完成着这场战争交给我们的任务:保证健康,科学生活,坚持学习,坚韧成长!就像开学致辞中我说的那样“只要每一个人都像个人的样子,国家必然会像个国家的样子。”在此刻,我们的样子就是要“学会健康生活,学会智慧学习,学会感恩社会,学会战胜磨难迎接阳光!”

其次,我想跟大家谈谈生命与成长。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分享几段话:

1.“没有合格的黑夜,也就无所谓真正的黎明”。正如诗人顾城的那首脍炙人口的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场疫战让2020年的春天以最沉重的方式开启。疫魔残酷地掠夺了春节的喜庆、立春的欢腾,甚至还可能继续侵蚀我们的雨水与阳光,新冠肺炎的阴翳成了许多人心中驱之不去的梦魇。这就是生活的真实,无法回避的真实,如果不能战胜它,或被它的可怕所吓倒,我们可能就此陷入恐惧与悲伤之中,我们将在生活的厄运里苟延残喘。“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今天,我们应该学会的关于生命与成长的关键词就应该是“责任与担当”,能勇敢承担生命与成长赋予我们的责任和压力,能不辜负生命与成长需要我们承受的担当与坚持。因为,我们要相信“没有一个冬天因为严寒不会过去,也没有一个春天因为雨雪不能到来”。我们要让心中始终点亮希望的火!

2.“让不幸成为通向明天幸福的桥梁”。这也是我在开学典礼的时候为什么要讲《在未来,我们会感谢正在经历的最残酷的生命教育》的原意所在。如果要说近代中国教育的奇迹,抗战期间偏居昆明一隅的西南联大一定是不二之选。在一无校舍,二无经费,三无教材,时临战火硝烟的困境下,他们以“刚毅坚卓”为校训,坚持开放办学,坚持创新办学,坚持艰苦办学,用8年的时间先后培养了3343名毕业生,其中包括2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元勋,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和近200位两院院士,多位国家领导人。很多人都在探寻西南联大的秘密。其实这秘密就是抗日战争带来的民族觉醒,战火硝烟带来的强制变革,条件艰苦带来的渴求创新和“民主自由、严谨求实、活泼创新、团结实干”校风营造的联大气象。今天,我们同样面临困境与挑战,我们同样需要改变与创新。是迎难而上,还是岸上观望,或是知难而退,墨守成规?“坚持和创新”应该是中澳的师生明确的选择。

3.“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我们提出“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亮点,使之成为人生最具闪光的价值”作为我们的教育愿景,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尊重人、发现人、发展人、成就人”的教育理想。我们亮点教育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以往我们也总是以为这样的教育更多是在学校完成。这一次的疫战,这一次已经持续了近一个月势必还将继续持续一段时间的居家隔离,让教育的主阵地转移到家庭。最近一段时间看到不少孩子线上学习的花絮和家长居家辅导的喜怒哀乐,甚至有网友戏称“一场疫战,老师成了网红,学生成了网虫,家长成了网怕,教育局成了网管”。其实,我想说,线上学习不是一场全面娱乐节目,它同样是一场竞争,一场自律与放纵的竞争,一场坚持与放弃的竞争,一场参与与旁观的竞争,一场态度与努力的竞争,一场家庭与社会的竞争。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将居家的在线学习和孩子们的自我学习、个性成长和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将学业学习转向能力培养,希望更多的同学可以主动寻求做一些自己一直想做、一直想学、一直想尝试而苦于没有时间、没有空间而没能去做的事。牛顿可以因黑死病肆虐困居农场而发现了“万有引力”,我们是否也有可能有所斩获,绽放光彩呢?

4.“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都不怕”。奥斯特洛夫斯基正是因为经历了艰苦与战争的锻造,才写出了著名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告诉世人“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在生活的巨大压力中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在当前这个阶段,学习或重温一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觉得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次疫战给我们带来最大的震撼与感动是什么?是生与死?是疫与战?是绝望与希望?是,也不是。我们可能会因一个个具体的事件和人物而感动,比如年逾八旬勇赴一线的“两战”元勋钟南山,比如牺牲于疫战一线的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和他留给妻子微信中既决绝又温情的“不要”二字,还有众多正值大好年华的美丽医者和她们被剃去的秀发。但更多的震撼和感动一定是来自于党中央国务院的临危不乱,果敢抉择;一定是全国上下万众一心的举国驰援,全民坚持;一定是社会主义国家体制下的资源统筹、物资调配和举国一心的政令畅通,共克时艰。正如歌曲《国家》里唱到的“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怎能不爱我们的国,怎能不爱我们的家?

最后,我想说说感恩与感谢。现在的生活条件好,孩子们几乎所有的不超出常规的要求都能得到家长的满足。这应该是幸福的一种象征,富裕而和平。但与此同时,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东西一定要与获得同时体现,那就是“感恩”。感恩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馈赠,让我们过上富足的生活;感恩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和平,让我们过上安全的生活;感恩父母给我们带来的家庭,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感恩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知识,让我们过上智慧的生活;感恩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激励与磨砺,让我们享受成长的快乐。为此,在这里我要说三个感谢。第一,感谢我所有的孩子们。因为你们的“自立、博爱、包容、奉献”,因为你们的“阳光睿智,责任担当”,因为你们未来无限的可能和因此带来的无限奉献;第二,感谢所有的家长朋友们。因为你们的“真心付出,全力支持”,因为你们的“全程陪伴,行为示范”,因为教育是家校社和谐的统一,我们是永远的合作伙伴;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感谢,我要送给我所有的同行和与我风雨同舟的伙伴。因为你们“既做经师,又为人师”,因为你们“点亮自己,照亮别人”,因为总书记习近平说过“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很荣幸,能与你们为伴;很幸运,我们能够风雨同舟!

春风正在来的路上,让我们收拾好心情,做好当下我们应该做的事,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的样子,迎接明天,迎接阳光灿烂,春暖花开!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

(作者:读特记者 包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