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新冠肺炎,深圳罗湖社矫对象来报到

读特记者 张玮玮 通讯员 司新宣 罗湖司法局 文/图
2020-02-23 18:26
摘要

春节期间,罗湖区司法局及各街道司法所通过电子定位、电话抽查、微信实时共享定位等多种方式对社矫对象进行实时监控

“我虽然不是医务工作者,也要为社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医院多一件防护品,医护人员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就多一份保障。”深圳罗湖区社区矫正对象杨某在电话汇报中向工作人员这样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他们为战疫捐款捐物

今年60岁的杨某是一名企业负责人,在罗湖区翠竹街道司法所进行社区矫正,平日就热心公益事业的他,在接受了司法所日常法律法规教育、感恩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后,更加坚定“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信念。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杨某通过自己的力量,关怀着身边人,做积极的宣传者。得知防控物资紧缺,杨某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集团的名义向家乡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圭塘街道中南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捐赠价值30万元的防疫物资。

此外,还有更多的社矫对象像杨某一样在战疫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清水河街道社矫对象邹某,第一时间为湖北省红十字会捐款200元。东门街道司法所社矫对象简某给东门街道捐赠一次性医用口罩1000个、一次性医用手套1100双。

他们给抗疫基层一线工作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物质支持,传递了爱和温暖,彰显了社会责任感。

专业应援,不同岗位统一战线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春节,很多社矫对象作为行业骨干积极投身到防疫工作中。

莲塘街道社矫对象覃某是医院的业务骨干,根据医院安排,积极参与抗疫,他想方设法为高速公路收费站值班的同事采购暖宝宝、暖水袋、保暖手套、防感汤和体温枪电池等防疫急需物资,协调医院司机做好医务人员接送事宜;发挥专业知识收集相关资料,参与防疫专题“持久作战,共同抗疫——罗湖区家庭医生呼叫中心介绍”“来了就是深圳人,我们社康人做您的健康守护人”“在新冠肺炎阻击战中‘ 罗湖医改’的思考”等宣传工作。

清水河街道司法所社矫对象林某所在的公司参与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应急院区项目,作为业务骨干,他第一个报名参加,每天上班12个小时以上。该项目为第三人民医院提供通信保障和5G基站建设,为疫情防控指挥部、定点救治医院等场所提供通信保障,确保了重大疫情防控、医疗救治、专家会诊、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应急指挥信息畅通。

清水河街道社矫对象蒋某是一家工厂的安保员,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对复工人员、入厂人员与车辆进行彻底摸查。他工作细致,对鞋底、车底、快递等所有可能藏纳病毒的地方一一排查,坚持做到一人一测温一消毒一登记一筛查一询问,坚决把病毒阻挡在大门外。

黄贝街道司法所社矫对象叶某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积极投身疫情防护工作。他为小区住户测量体温、登记人员信息、协助居民在“i深圳”上申报个人信息,每天值班5个小时,参加防疫志愿服务达50小时以上。

社矫管控不放松,实际行动支援防疫战

疫情发生以来,罗湖区司法局严格把控社区矫正、刑满释放返乡人员,对于外地回来的矫正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在其家人、社区工作站配合下,要求他们在家隔离。

春节期间,罗湖区司法局及各街道司法所通过电子定位、电话抽查、微信实时共享定位等多种方式对社矫对象进行实时监控。每天对矫正和安置帮教对象进行日报告,做到“底数清、去向明”。

截至2月21日,罗湖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对象没有发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全部人员思想稳定,无一人脱管、漏管,有效维护了社会安全稳定,用实际行动间接支援了防疫战。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

(作者:读特记者 张玮玮 通讯员 司新宣 罗湖司法局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