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想过有一天,我要把爸妈借给别人。”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初二学生钟韵颖的爸妈是医生,由于抗疫需要,从除夕开始,父母便一直坚守一线。相比家中的冷清,钟韵颖的内心却很温暖,因为爸妈是最美的“逆行”英雄。
“我像个外人”
“女儿,初四初五咱们不能回老家了,我和你妈要随时待命。”大年初一听到爸爸这句话,钟韵颖没出声,低着头,继续包饺子。今年春节对于她来说,过的有些委屈:没有父母陪伴,等了一年与表姐妹相聚的计划也泡汤了。
钟韵颖的父母是福田区第八人民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他们选择过年期间坚守一线。“大年三十晚上,同学们都在晒团圆饭,而我们家因为爸妈加班,年夜饭都是分开吃的。”一连几天,从早上7点到深夜,家里就只有奶奶、钟韵颖和2岁的妹妹。当听到妈妈要报名驰援武汉时,14岁的她很不理解。“搞不懂为什么爸妈要在过年假期把大量时间花在跟自己毫无关系的陌生人身上。他们早出晚归,没工夫给我辅导功课,没时间陪我和妹妹,想跟他们聊聊今天发生了什么事都不行,感觉自己像个外人,心里特别委屈。”钟韵颖对记者说。
“我想当名医生”
“2月9日,深圳首批驰援湖北医疗队13名医护人员抵达武汉。”“2月15日,广东援助湖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第16批医疗队102人驰援武汉”……随着越来越多抗疫新闻的报道,钟韵颖开始理解父母的选择。
“很多像我爸妈一样连续奋战在一线的医生,有的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生命。他们每天面对病人,身穿防护服连上厕所都不方便,但没有人放弃。我想,这就是医生的责任和担当吧。”钟韵颖说。
平日里,校团委组织去孤儿院和敬老院看望孩子和老人,她总是班上报名最积极的一个。钟韵颖认为,在那里她能学会感恩和乐观。“如果爸妈去驰援武汉,我也不会拦着,因为这是医生该做的。长大了,我也想像他们一样当一名医生。”钟韵颖笑着说。
除了下楼跑步、跳绳,宅在家觉得无聊时,她还会跟自己聊天。分饰两角,将听到的趣事说给自己听,有时“角色”间的激烈争论,引得2岁妹妹咯咯笑。为了支持父母工作,钟韵颖更加认真投入学习,“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我不能让父母分心。”
采访中,钟韵颖告诉记者,目前她正在制定一份详细的周计划表,细分每天的24小时。等线下开学了,会朝着自己的理想更加努力。
(通讯员 吴惠娟 袁晨成 )
见习编辑 朱恒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