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岗40%产能80%!东莞红河十几天产2000余套人体测温产品结构件

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东城宣 文/图
2020-02-22 10:04
摘要

红河公司生产设备不停机、工人两班轮换,全力保障产品产出,目前已交付2000余套防疫专用的红外热成像人体测温产品结构件。

“2月2日复工至今,我们坚持生产设备不停机、工人两班轮换,全力保障产品产出,目前已交付2000余套防疫专用的红外热成像人体测温产品结构件。”红河公司总经理杜强介绍。

2月21日上午,在位于东莞市东城街道余屋工业区的东莞红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下称“红河公司”)一楼车间内,7名工人操作着20余台自动化装备,正紧张有序地生产着测温仪结构零件。

杜强说,红河公司从1月21日就已经开始放假,员工们都已相继回老家过年。

由于疫情形势严峻,在公司放假3天后,全国各地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疫情防控阻击战正式打响。

红河公司从1月23日开始就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政府机关和上下游供应商发来请求保供急函。

而红河公司所生产的配件,正是红外测温仪的核心零部件,而红外测温仪又是当前新冠肺炎发热筛查的主要仪器,市场缺口极大。

接到请求后,杜强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工作群号召员工回莞工作投入生产“作战”,同时,向街道有关部门和余屋社区紧急申请提前复工。

员工迅速返岗 公司路费全包

时间紧,任务重!接到杜强的号召后,员工们积极响应,有远在湖南的员工买不到车票,索性直接从湖南打车回莞。

“正月初五(1月29日)就接到公司通知,希望我们于初九(2月2日)前尽快返岗恢复生产。”来自中山市的陈柏松是红河公司生产部CNC组长,他说,接到通知时有点意外,各地疫情严重,很多企业都推迟开工,但是公司作为防疫工作重要装备的提供商,毅然选择开工,这时候返岗就是支持抗疫。

于是2月1日一早就与同在红河公司上班的弟弟一起“打车回东莞”。

像陈柏松一样于2月2日正式到岗的员工共有36人,占总员工人数约40%。

“回到公司,马上进行了测温、信息登记核查等,而且公司还报销了从中山打车过来的近400元费用。”陈柏松说,很多同事为了及时赶回来,都是乘坐各种交通工具返回,而只要提供相应行程说明,公司均给予车费补贴。

最终,红河公司共有36名员工顺利投入生产“战斗”。另外还有多名工程师从省外回莞后,在居家隔离期间远程办公。

机器不停机 工人两班倒

东城街道收到企业复工申请后高度重视,立即安排有关部门联合余屋社区对“红河”的复工申请紧急开辟“绿色通道”,加快通过审核批复,尽最大努力保障前线物资生产供应。

同时,指导该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并提供相应服务。

“我们很多生产设备都是数控机床,只要机器不停,对工人和流程进行科学设计应该问题不大。”杜强介绍,公司全员约90人,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公司管理层连夜讨论研究,决定对第一批复工的36名人员进行详细、科学的职责安排,并分成早晚两班,实行“机器24小时转、人员两班倒”制,全力保障安全生产。

而为了全力配合防疫物资生产,红河公司也暂停了其他产品的生产线,并通过人员科学搭配和生产流程再造等举措,平常90人每天产出约250套测温仪产品(不含其他产品)的工作,现在由40%的工人每天就能产出近200套。

“基本都是一个人操作3-4台机器。”红河公司生产部CNC技师杨炎仕表示,因为车间大多是自动化设备,公司又对人员搭配和生产流程进行了新的安排和管理,虽然工作量比平时要高,但可以坚持。“都是为了抗疫在努力,辛苦一点没问题。”

满负荷运转,开足马力生产,通过所有人的努力,产能终于恢复至80%以上。有连续工作多日的员工依然不肯停止工作,依然选择坚守岗位,只为了能够尽快往抗疫前线送去最紧缺的抗疫物资。

杜强看在眼里,心里十分感动,员工们没有半句怨言,互相协作,生怕拖慢了生产进度。“他们虽然不是党员,但是政治觉悟非常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心系全国同胞。”

编辑 秦天

(作者: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东城宣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