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交会是新技术、新思想的集聚地,也是引领高新技术产业的风向标,不仅能吸引全球业界大腕的眼球,也能点燃人们创新、创业的激情。本届高交会上,深圳博士后人才队伍成为一支新的活跃力量,他们将这创新创业的热情火焰“点燃”高交会。
博士后苗志怀的几何机器人、博士后王喆的鱼鳞胶原蛋白,博士蒋磊的贝壳提取物多肽抗菌药物、博士后盘锐伦的海洋生物提取物抗氧化抗衰老健康品、博士后杜靖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博士陈爱的猫宁智能考勤等一大批新奇高新技术产品,代表着先进制造、信息科技、生物与生命、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前沿技术。这些“高新奇特”产品,全都来自一支特殊的“博士后展团”。
记者了解到,这个“博士后展团”来自深圳市博士后科创促进会(下称鹏博社),共有240位在站和已出站的博士后,以及从美国、日本、德国等地归来的海外归国博士后。
“我们常说‘板凳要坐十年冷’,但我们的博士后人才同样是与时代接触最紧密的一个群体,他们积极地投身到创新创业的事业中。”鹏博社秘书长李岩表示,高层次人才是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在科技创新、产业改革、转型与升级的过程中,博士后群体已经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的作用。
“我们拥有非常扎实的研发实力,并且一直保持高度的市场敏感。”2009年从德国学成归国的盘锐伦表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虽然高新技术人才的内核技术过硬,但市场经验缺乏,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盘锐伦认为,组团式的发展能够将单体特长转化为共体优势。因此,博士后的组团绝不是单纯的学术科研交流群,更是一个以专业眼光、专业技术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产业文化高端人才的团队。在人文社科与科技、金融等方面进行跨领域结合,并将相关法律、知识产权等资源共享。“用社会给予我们的资源,去创造出科技价值,并最终反哺给社会。”
高交会为博士后的科研成果,提供了商业化的机会。“这次带来的KIDE、DIP等大数据系统和平台,吸引了众多IT企业的关注。”博士后徐涛作为武汉数为科技有限公司CEO,这次带着自主研发的大数据系统和平台,可对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以及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和计算,进而将大数据转化为大知识,相当于沙里淘金。
“高交会是一个开放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们能了解更多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学习。”今年刚在中山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的王春宝告诉记者,自己专注科研,对创业并没有经验,因此希望通过高交会,让科研成果真正走向市场。“深圳对海外人才的政策补贴吸引我们来了,如今我们在这里创业,在这里扎根。”
李岩认为,区域要跨界,文化要跨界、人才要跨界,高新技术也要跨界,在不同的产业之间、不同的科学技术之间,都有着无限的连接可能。而在高交会舞台上,所有人的身份都是多元的,既可以是一个高智慧的科技工作者,也可以是一个企业家,或者创意发明家。“期待所有的高新技术人才都能在高交会上展翅翱翔。”
见习编辑 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