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深圳全市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是继2月18日后,连续两日出现单日“零新增”的情况。随着返深潮的到来,企业复工复产,深圳进入了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专家提醒市民不可放松警惕仍需做好个人防护,在上班期间要视情况佩戴口罩、勤洗手、室内多通风、手机和键盘常消毒,下班回到家后也要及时洗手、妥善处理口罩。
深圳连续2天新增病例为0,部分市民感到很振奋。“感觉胜利在望,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外出还是要佩戴口罩,居家做好清洁,希望疫情赶紧过去,让我们可以自由地逛公园、聚餐。”家住福田的韩小姐说。
虽然疫情还未结束,不少上班族已经接到复工通知,公共出行该怎么选择?上班期间、下班回到家中又该如何做好防护?市疾控中心专家朱子犁表示,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新型冠状病毒只会出现在病人的飞沫能够到达的或者手经常接触的部位或地点,如门把手、门铃按钮、电梯按钮、电梯轿厢、楼梯扶手、病人停留过的室内环境等。因此,针对这些部位和地点进行有重点的消毒才有意义。市民复工后无需过度焦虑,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别乱摸,切实做好这些就可以很大程度降低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
出门需要戴口罩,那么在办公室内是否还需要戴口罩?朱子犁表示,若是市民使用单人办公室,且室内通风流畅,没有人员流动,则无需戴口罩;若市民使用多人办公室,首先需要保持室内通风流畅,其次倘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米以上,且不会有外来人员流动,则无需戴口罩,但若人与人之间距离在1米以内,且有外来人员流动,则建议戴口罩。
朱子犁特别强调,因电梯内地方狭小,人与人之间距离较近,市民进电梯前最好先戴上口罩。“电梯比办公室危险得多,最好佩戴口罩,戴口罩是双向防护,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也是社会公益感的体现。”朱子犁说,与人交谈保持1米以上距离,减少集中开会。最好错峰、打包后回办公室就餐,如果是堂食,市民尽量不要面对面坐、不交谈。在上下班途中,市民要佩戴口罩搭乘地铁、公交或网约车。搭乘公交时尽量打开车窗,不要乱摸扶手、座椅处;搭乘地铁时,在站台等车时与前一位乘客保持1到2米的安全距离,排队上车不扎堆;如果是骑行自行车或共享单车,避开人群不在中途停留,可以用酒精棉片擦拭共享单身座位、车把手等位置;如果市民选择网约车/出租车出行,要打开车窗通风、全程佩戴口罩,下车后用洗手液清洗双手或使用免洗消毒液。深圳的公共交通均有消毒措施,市民无需对座位进行清洁。回到家中,市民可脱掉外套,悬挂在通风处,洗手后再摘下口罩,可以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桌面等,酒精易燃易爆,市民不要大量喷洒在家中,使用时也要避开厨房的明火。
中山七院院长何裕隆提醒市民,新冠肺炎可防可控可治愈,市民除了做好个人防护外,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如实告知医务人员是否有接触史,配合医生检查。
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