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普通社区工作者的抗疫历程:一岁半的孩子不理解,妈妈回家为啥不能先抱她

读特记者 叶志卫
2020-02-20 16:46
摘要

随着后来返深的人数日益增加,大数据导出信息也多了起来,每天都要核对大量的人员信息,加班是常态,打电话打到头痛欲裂,说话说到喉咙干痛,记得有一次,一个居民打电话过来咨询,足足跟他解释了40多分钟,最终做通了他和思想工作

我是西乡街道凤凰岗社区段艳华,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

2020年2月20日原本定于初二早上回去给远在几百公里外的爸爸妈妈拜年,初一晚上10点临时决定今年春节不回去了,立即给他们发了信息说明情况,相信他们也能理解我。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更不能让自己置身事外。从年初二我就开始加入这场“战疫”,年初二初三我值班,每天点名时间段都改为了视频会议,说的全是关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工作。初三我就开始正式上班,全身心投入抗疫工作中。

我被安排到信息收集组,工作内容包括:收集和核对信息,统计数据和表格。收集来自疫情发生地居住在我们社区的居民的信息,一个个给他们打电话,一项项信息询问,让我有点欣慰的是,他们绝大部分人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非常有耐心地回答我们的问题。但是,还是有少数人抱有抗拒的心理,有些人接起电话,一听我们是社区工作者,直接就把电话挂断;有些人听到我们询问的问题后,非常不耐烦,甚至略有情绪。我早有心理准备,所以面对这些情况,我都是极有耐心,电话挂了,再拨,语气始终保持客气、平缓和不卑不亢,在不能让他们觉得有压力的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白这份工作的严肃性;有情绪的,先听他们倾诉,然后再引导他们回答我们的问题;怼我们的人,先让他们发泄心中的不满,再耐心地给他们解释和劝说。最后,所有的居民都能理解并配合我们的工作。

随着后来返深的人数日益增加,大数据导出信息也多了起来,每天都要核对大量的人员信息,加班是常态,打电话打到头痛欲裂,说话说到喉咙干痛,记得有一次,一个居民打电话过来咨询,足足跟他解释了40多分钟,最终做通了他和思想工作。由于每天的情况都在变化,各种表格每天不停变化,一会增加这个,一会减少那个,一会又变更一些内容,还不停地增加微信群,如果一不小心,可能就错过了关键信息,所以,每天都死死地盯着电脑屏幕和手机,不错过一条信息,对表格对到眼冒金星。不管怎样,都要保证数据的准确,在我看来,那不仅仅是一堆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要对他们负责。

后来,随着隔离人员的措施落实到位,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就要解决,我又增加了一项为隔离人员采购生活物资的工作。与每位隔离人员电话联系,加上他们的微信,每周定期为他们采购两次物资,前一天与他们确认需要采购的物资明细,为了避免误会,每一个人的每一项物品我都确认清楚,争取都能帮他们买到心里所想的物品,比如:米,我会确认清楚是要多少钱一斤,什么品种;洋葱是要白色的还是紫色的;辣椒是要辣的湖南椒,还是一般辣的青椒,还是不辣的菜椒,等等。选购的时候我也是如给自己购买一样精心挑选。由于购买的物品太多,通常一个店不能满足,还要去其它店找货,尤其是现在物资相对紧缺,多的时候我要找三四个地方才找到,尽可能地满足他们需求。

记得2月14日那天早上,大雨,气温骤降,等我找齐物品后,鞋子已经被雨水浸透,虽然身体觉得寒冷,心却是温暖的,因为没有让他们失望。然后把每户人家所有物资打包在一起,再反复核对确定没有弄错,钉上便签条备注好信息,方便后续工作人员送上门。与他们结算金额的时候,按实际金额,精确到分,有时候有些人会凑成整数多给几分、几毛,我都给他们退回去,因为这不是钱,这是一份信任。他们的一句“辛苦了”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肯定,隔离观察不隔绝交流,隔绝疫情不隔断真情。

我是一位新手妈妈,家中有个刚满一岁半的小宝贝,正是最缺乏安全感,最需要妈妈陪伴的时期。每天在外面走,还要出入各个大小商店,不知道会接触到什么,每天也是心惊胆颤。为了减少给家人带去病毒的机会,即使从单位到家里只有不到5分钟的路程,中午2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我也不回去,只能中午休息的时候跟她发个视频,以解思念之苦。每天下了班回去,我都要把自己从头到脚清洗消毒,恨不得每一根头发丝都不放过。小宝贝看到我回来了,兴奋地叫“妈妈,妈妈”,伸手要抱抱。可是,我只能远远地朝她摆手,让她奶奶或爸爸把她抱得离我远一点,等我走完清洗消毒流程才去亲近她。而这个过程对她来说是漫长的,是煎熬的,是不可理解的,她不明白妈妈以前下班回来都会迫不急待地抱抱她,亲亲她,为什么现在等了一天终于把妈妈盼回来了,而妈妈却对她刻意疏远,以前那个温柔亲切的妈妈为什么变得这样冷漠无情?有时候会很伤心地哭起来,面对她的哭泣,我无能为力,只能让自己的动作快一点再快一点,同时,扯着嗓子跟她说话,虽然隔着几间屋,她看不到我人,但是至少能听到我的声音,希望这样可以给她带去些些抚慰,能尽量减少她对妈妈的误会。

回想2003年,那个时候我还在家乡的县城读高中,病毒未能到达我们的小县城,丝毫不曾感受什么叫“传染病毒的可怕”。然而,这次我置身其中,并深刻感受到传染病毒的威力,是无情的、是狰狞的,是摧毁性的。每天早上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新冠病毒更新的数据,增加的人数越多,我的心越痛,尤其是最不愿看到的死亡人数,这些冰冷的数字后面,是多少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是多少颗伤痛欲绝的心,是多少双满含泪水的眼睛!我不敢去想。至今我终能体会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心情了。抗击疫情,人人有责!虽然我的力量有限,但滴水成海,我愿尽我之力,为抗击疫情做一份贡献。

疫情虽还在继续,但似乎浓雾中已透出点点光亮,这两天看到每天新增的人数逐渐减少,新增人数死亡人数也日益减少,心里有丝丝欣慰,但还是不够,多希望哪天早上睁开眼睛,打开手机看到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数据是“新增人数0,疑似病例0,现存确诊0,死亡0”,祈祷这一天早点到来吧,冬天纵然寒冷,春天的脚步不会延迟。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 叶志卫)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