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1800米全封闭式声屏障,深圳首条浇筑式沥青快速路竣工通车!7月9日上午,备受深圳市民关注的南坪快速路二期全面建成通车,沙河西路(高新南九道-茶光路段)改造工程也在同一天宣告通车。随着这两条道路顺利通车,深圳市横向的路网结构进一步得到完善,市民交通出行变得更加舒适畅通!
▲沙河西路通车仪式现场图
▲航拍图
沙河西路:双向六车道,全线增设自行车道
沙河西路(高新南九道-茶光路段)改造工程,是以现行的城市主干道为基础,逐步提升为城市快速路,项目南起高新南九道,北至茶光路,全长约4.53公里。项目主线为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辅道及匝道设计车速30公里/小时。
▲示意图
后海立交新增西转北匝道,方便高新科技园区与西丽方向的交通联系;深南立交新增南转西、西转北两个方向的左转匝道,使深南立交成为全互通立交;为解决大冲片区出行问题新建玉泉立交;贯通全线辅道系统,调整沿线主辅出入口;新建高新南四道人行天桥,延长现状铜鼓人行天桥;全线增设自行车道,人行道板砖重新铺设,更换现状混凝土立道牙石,完善市政管线、交通及监控设施等。
三大技术工艺打造优美通行环境
晶报APP记者了解到,此次沙河西路改造工程利用三大技术工艺提升道路环境,给市民通行带来更舒适的体验。
道路装饰设计上,中央分隔带、防撞墙、防撞护栏、花槽外挂板、桥梁墩柱桥台及龙门架均采用条纹装饰处理,一改以往传统设计的笨重呆板形象,整体设计观感简洁轻盈、线条流畅,给驾驶者及行人更为舒适的通行感受。人行道采用仿石透水砖铺装,自行车道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装,提升慢行系统在阴雨天的舒适度及安全性,同时实现雨水渗透补充地下水。渠化岛车止石及端头均采用整石雕刻设计,引入“贝壳”元素,赋予道路文化气息,既安全又美观。
“沙河西路改造后,大大缓解沿线交通压力,也方便沿线科技园西丽等片区的交通联系,节约交通出行成本!”沙河西路改造工程项目负责人李鹏表示,该项目建成通车有利于特区路网结构的完善,不仅提高了特区西部南山组团南北向交通走廊上的道路通行能力,缓解沿线交通压力;也方便沿线科技园、西丽等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改善周边居民交通出行环境。在南山区面临日益严峻的交通状况下,沙河西路改造工程给周边交通环境进行了极大的改善,为市民打造了一个安全畅达的交通环境。
南坪快速路二期麒麟立交至南头立交段:设置1800米全封闭式声屏障
南坪快速路二期麒麟立交至南头立交段,为左右幅分离式高架桥结构,左幅全长2810米,右幅全长2915米,西起原南头检察关,东至南海大道,沿途骑跨平南铁路1.8公里,跨越前进路、同安路、中山园路、广深高速公路、南海大道。因为全线涉及到小区较多,按照环评报告的要求,设置了1800米全封闭式声屏障。
该项目的建设打通了前海片区对外交通的重要通道,加强前海片区、宝安区对外交通联系,完善了城市第二圈层横向联系通道。从南山北部到宝安前海片区,可以直接通过南坪快速路,市民可节约将近15分钟的车程。
▲示意图
深圳交通业内人士指出,南坪快速路二期最后一段的竣工通车,即南坪快速路全线的开通,也预示着深圳市干线路网“十横十三纵”的重要一横画上完美句号,标志着前海片区又增加一条直接对外交通通道,同时也大大缩短前海至塘朗沿线的时空距离,缓解北环大道交通压力。
深圳首条浇筑式沥青快速路
项目有1.8公里是骑跨平南铁路的高架桥,是全国首例骑跨铁路营业线1.8公里施工项目,施工时为了确保平南铁路正常运营,每次过车两侧临铁项目需停工15分钟,根据平南铁路日常行车规划,每日行车次数为18次,在铁路上方桥面施工需夜间铁路封锁时间内施工,每次不超过4小时的施工时间,且节假日邻铁项目不得施工,夜间亦不提供封锁时间,同时根据要求钢箱梁不能采用吊装施工,须采用顶推法施工,项目施工难度大;
项目有100多米斜跨广深高速公路,为保证广深高速安全运营和交通顺畅,施工过程中不能中断交通,且不能占用主车道施工。在吊钢箱梁施工时,采用夜间车流量少时进行,每次不超过4小时,同时交警部门协助疏导交通,白天(早上六点)恢复正常交通,间隔施工对项目工程施工要求极高。
此外,该项目也是深圳首条浇筑式沥青快速路项目。晶报APP记者在现场获悉,该项目骑跨平南铁路1.8公里的高架桥,设计时采用连续钢箱梁,桥面铺装采用与港珠澳大桥同样的工艺浇筑式沥青。
南坪快速路二期工程项目负责人黄少猛透露,钢桥面铺装浇筑式沥青具有疲劳耐久性、抗开裂性能、协同变形能力等功能,有效解决传统SMA结构疲劳抗裂能力不强的缺点,大幅度提高沥青路面的疲劳抗裂性能,遏制裂缝等病害的出现。
(原标题《海量美图来袭!深圳沙河西路改造工程和南坪快速路二期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