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中午12点半,姜园园从东莞市塘厦镇迎宾高速路口回到了塘厦镇莆心湖社区社工中心办公室,她先是脱下自己的冲锋衣,用竹竿把它挂起来,坐下喝了一口水,接着开始在电脑上回复居民在微信群上的疑问。
自从塘厦社工吹响防疫“集结号”,这是姜园园第二次参与高速路口轮班检疫工作,也是她第三次住在办公室。
晚上睡办公室会有蚊子
“高速路口的执守工作是24小时轮班制,每4个小时一班;社工中心协助社区居委防疫工作的话,工作时间是从上午8点半到下午5点半。”姜园园说道。
“可是加上线上情绪安抚和个案辅导工作,园园姐她是24小时都在值守了。”一旁的莆心湖社工梁艳芳说。
事实上,自从2月10日姜园园把办公室的沙发拼成了床,她就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防疫工作里。说是床,其实就是两个沙发对拼,拼出个能躺得下又不会掉下去的地方,怎么看都睡不舒服。
为什么这么做呢?原来,姜园园的家在离办公室22公里外的黄江镇,每次过来塘厦上班,都需要搭乘公交车。“来回坐公交,频繁地与陌生人接触,会担心出行安全,也怕会影响到同事和服务对象的安全。”而且,考虑到家中两位小朋友的安全,权衡之下,姜园园决定:轮到高速执守工作的时候,就搬到办公室住。
一个口罩、一副手套、一顶帽子,装备齐全后姜园园便出发。早上在迎宾高速路口进行检疫工作,中午回到办公室回复居民在微信上的留言,下午与社区居委工作人员沟通防疫工作进度,同时要协调机构及地区安排的工作,到了晚上还要录入个案、咨询记录,处理文书工作。“再忙还是要有休息的时间,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让自己放松下来。”虽然工作繁杂,但姜园园在谈起时仍然满脸笑意。
办公室就在市场旁边,姜园园坦言,刚开始住办公室的确有些不习惯,晚上会有蚊子,“住了几次其实也习惯了。”她说道:“之前上班要6点起床,现在住在办公室可以睡得久一点,其实也挺好的。”
为隔离居民当起“生活管家”
2月1日,莆心湖社区居委牵头组建“莆心湖湖北来莞居民支援群”,及时关心因受疫情影响而需要居家隔离的辖区居民,由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提供必要的身体检查、生活垃圾处理等服务,而社工则在线为居民提供科学的居家隔离资讯、情绪调适方法以及收集居家隔离期间的个别化需求。
目前,微信群里有47户来莞居民家庭正在居家隔离,姜园园每天通过微信在线了解他们的情况。为了隔离居民的生活不受影响,姜园园还当起了“生活管家”,她和同事们会亲自到市场买菜,“无接触”送菜上门,还会帮居民联系煤气公司配送煤气、联系社区卫生站购买药品。“这也是为他们送上社区的关心。”姜园园说。
除了协助照顾日常生活,姜园园还要安抚居民的情绪。最近,陆续有外籍居民返莞,有些居民已经在老家居家隔离完14天,回莞后被通知仍需要居家隔离。“微信消息经常响,大家都在问情况。”姜园园和同事们只得一一耐心解释,安抚他们的情绪。令园园感动的是,居民了解完后都愿意配合工作,还不停地跟他们说“谢谢”。
当起了居民的“生活管家”,那园园的小家怎么办呢?大娃六岁,小娃两岁半,复工之前,姜园园为了缓解孩子们被闷在家中容易烦躁的情绪,每天都会陪他们玩互动游戏。复工后,爸爸和奶奶接过了照顾孩子的任务,园园要趁他们还没睡醒就出门。“不在家的那段时间,一般不和小朋友联系,因为他们一看到我,就容易情绪不稳定,会哭着找妈妈”。说起孩子们,园园心里也有自己的小小心愿:“几天不见面没事,只要他们身体健康就行。”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接下来,等待姜园园和其他社工的,将是更多的返莞人员和更具有挑战的工作。“协助好社区防疫工作,用社工的专业价值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这是我们的使命所在。”姜园园说,她还和居民约好,等疫情过去,要一起到户外活动。
编辑 周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