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备受深圳市民关注的南坪快速路二期全面建成通车。此外,分别位于南山、前海的沙河西路(高新南九道-茶光路段)改造工程以及前海地下道路也于同日通车。三条道路的投入使用进一步完善了深圳路网结构,深圳市民交通出行将更加舒适畅通。
南坪二期通车从南山北至前海能快15分钟
南坪快速路二期麒麟立交至南头立交段,为左右幅分离式高架桥结构,左幅全长2810米,右幅全长2915米,西起原南头检察关,东至南海大道,沿途骑跨平南铁路1.8公里,跨越前进路、同安路、中山园路、广深高速公路、南海大道。因为全线涉及到小区较多,按照环评报告的要求,设置了1800米全封闭式声屏障。
该项目的建设打通了前海片区对外交通的重要通道,加强前海片区、宝安区对外交通联系,完善了城市第二圈层横向联系通道。从南山北部到宝安前海片区,可以直接通过南坪快速路,市民可节约将近15分钟的车程。
最后一段的通车,即南坪快速路全线的开通,也预示着深圳市干线路网“十横十三纵”的重要一横画上完美句号,标志着前海片区又增加一条直接对外交通通道,同时也大大缩短前海至塘朗沿线的时空距离,缓解北环大道交通压力。
据了解,南坪快速二期是全国首例骑跨铁路营业线1.8公里施工项目。设计时采用连续钢箱梁,桥面铺装采用与港珠澳大桥同样的工艺浇筑式沥青,是深圳首次在城市快速路上采用浇筑式沥青的项目。钢桥面铺装浇筑式沥青具有疲劳耐久性、抗开裂性能、协同变形能力等功能,有效解决传统SMA结构疲劳抗裂能力不强的缺点,大幅度提高沥青路面的疲劳抗裂性能,遏制裂缝等病害的出现。
沙河西路改造工程大大缓解南山交通压力
沙河西路(高新南九道-茶光路段)改造工程,是以现行的城市主干道为基础,逐步提升为城市快速路,项目南起高新南九道,北至茶光路,全长约4.53公里。项目主线为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辅道及匝道设计车速30公里/小时。
后海立交新增西转北匝道,方便高新科技园区与西丽方向的交通联系;深南立交新增南转西、西转北两个方向的左转匝道,使深南立交成为全互通立交;为解决大冲片区出行问题新建玉泉立交;贯通全线辅道系统,调整沿线主辅出入口;新建高新南四道人行天桥,延长现状铜鼓人行天桥;全线增设自行车道,人行道板砖重新铺设,更换现状混凝土立道牙石,完善市政管线、交通及监控设施等。
技术工艺,打造优美通行环境,在此次道路装饰设计上,中央分隔带、防撞墙、防撞护栏、花槽外挂板、桥梁墩柱桥台及龙门架均采用条纹装饰处理,一改以往传统设计的笨重呆板形象,整体设计观感简洁轻盈、线条流畅,给驾驶者及行人更为舒适的通行感受。行道铺装人行道采用仿石透水砖铺装,自行车道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装,提升慢行系统在阴雨天的舒适度及安全性,同时实现雨水渗透补充地下水。道路美化渠化岛车止石及端头均采用整石雕刻设计,引入“贝壳”元素,赋予道路文化气息,既安全又美观。
该项目的建成通车有利于特区路网结构的完善,不仅提高了特区西部南山组团南北向交通走廊上的道路通行能力,缓解沿线交通压力;也方便沿线科技园、西丽等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改善周边居民交通出行环境,节约交通出行成本。在南山区面临日益严峻的交通状况下,沙河西路改造工程给周边交通环境进行了极大的改善,为市民打造了一个安全畅达的交通环境。
前海将建“地下道路一联络道一车库”逐级分流交通系统
前海地下地下道路全长约6.51km,本次开通4.31km。其中,快速路:滨海大道地下道路(长1.28公里),设计车速80km/h,向东通过月亮湾跨线桥与桂庙路地下道路相接,承担前海与市中心区的快速联系,远期向西与滨江大道连接。主干道:桂湾一路地下道路(长0.97公里)临海大道地下道路(一期长2.06公里,二期长2.2公里),设计车速50km/h,承担沿线外围与前海各区块中长距离到发交通。
据了解,前海地下道路的建设旨在为提升前海高密度核心区环境品质,提供高效、均衡的对外交通出行条件,在前海规划构建形成“地下道路一联络道一车库”的逐级分流交通系统,使中长距离对外快速到发交通能够迅速的在外围高快速路网和地下车库之间转换。地下车库联络道,依托桂湾一路及临海大道地下道路,设置桂湾、前湾地下车行联络道(总长约3.3公里),设计车速20km/h,服务桂湾核心区、前湾核心区集散交通,承担沿线地块车库的联系功能。
该道路为国内首条长距离多点进出地下道路,将建设地下互通式立交,并设计有高度智能化的消防、监控、通风、逃生系统,高品质的地下道路内装饰设计等。
(原标题《南坪二期通车从南山北至前海能快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