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医药参与治疗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有效率达89%
读特记者 李明
2020-02-19 23:33

2月1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新情况,重点介绍中医药在我省疫情防控中的运用情况。

中西医结合应对疫情三大亮点

广东是中医药大省,在2003年抗击非典中,我省运用中医药前期介入效果极佳,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死率全世界最低,后遗症最少。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广东在确诊病例救治中的中医药参与率达到93.54%。中医药参与治疗确诊病例中:治愈出院:448例,平均住院日14.5天,症状改善660例,有效率达89%。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表示,我省推动中西医结合应对疫情有三大亮点。一是中西医协同、中西医结合的基础扎实;二是着重抓中西医联合会诊机制落实;三是在一些地市开展“中西医双管”机制探索实验。

据介绍,在省级30家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中,中医科室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都有良好基础。其中有11家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就是一个典型。中医药一开始就深度参与到新冠肺炎病例的救治中。

广东长期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全省各地市特别是县区级以下的中医药服务得到充实。“在疫情初起阶段,全省各地中医药机构就已经为一线防控救治工作人员、集中隔离人员等提供防流感中药汤剂、艾灸等特色疗法。”徐庆锋说。

广东还第一时间成立中医药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参与省指挥部办公室医疗救治组专家会诊和指挥部相关会议,确保中西医在医疗救治过程中同平台发声、同平台沟通、同平台会商。

徐庆锋说,接下来,我省将进一步总结推广中西医协同创新经验,进一步总结推广中医药临床科研成果,进一步完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促进医疗救治取得良好效果。

中医药治疗方案突出“广东特色”

2月18日,《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二版)》正式发布,进一步发挥中医辨证施治的优势,切实有效指导广东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实际运用。

省中医院肺病科主任林琳指出,中医药治疗方案突出了“广东特色”,有两大特点,一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二是紧抓核心病机,分期分证论治。

据介绍,因气候、地区和人群分布的不同,新冠肺炎临床特点和表现亦有所不同。就岭南地区而言,冬季应寒反温,春季春风过暖,形成了湿热疫疠之气;同时,岭南气候炎热潮湿,致病邪气多以湿邪、热邪为主,湿热之邪容易碍脾,加之广东人还有喝凉茶的习惯,寒凉之品容易伤及脾胃之气,故岭南人的体质有多湿多虚的特点。

“因此,我们提出新冠肺炎的病机特点为‘热、湿、瘀、毒、虚’,以肺为病变重心,涉及脾胃肾。”林琳说,结合临床实践发现,广东病患的临床症状、舌苔和脉象与武汉病患有差异,湿热之象更为明显,治疗的重点应围绕湿热疫毒展开。

林琳认为,中医药切入治疗的优势阶段在早期和中期。

“肺炎1号”总有效率达94.21%

作为“肺炎1号”方研发者之一,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谭行华表示,研究结果提示,“肺炎1号”方总有效率达到94.21%,患者总体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目前,全省已有11家定点医院申请调剂“肺炎1号”方。

据初步统计,截至2月17日17时,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运用“肺炎1号”方治疗确诊病人121例。服药6天后,84%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有72例咳嗽症状消失,其他如咽痛症、乏力、纳差等症状都有明显改善,74%患者胸部CT好转。

谭行华介绍,中医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增强身体抵抗力、抑制肺部炎症、帮助肠道细菌平衡等。“我院初步统计有30个新冠肺炎患者为纯中医治疗,完全没有使用抗病毒药物,临床疗效比较满意。”   

至于中药能否起到预防作用,谭行华说,现在并不主张在普通人群中开展固定中药预防,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都有所不同,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见习编辑 邹远先

(作者:读特记者 李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