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上午,记者从广东省卫健委获悉,2月18日,广东新增死亡病例1例,为珠海市1例,系78岁男性,为湖北返粤人员,因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该病例常住湖北省武汉市,1月11日从武汉到珠海探亲,1月15日出现不适,1月20日确诊为新冠肺炎,在珠海入院后病情持续加重。珠海市曾多次组织省市专家会诊、抢救,一直未见好转,于2月18日晚抢救无效,宣布死亡。最后诊断为: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脓毒性休克;4.急性肾损伤;5.急性肝损伤;6.急性心肌损伤;7.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截至2月18日,广东累计死亡5例。前4位死亡病例详情如下——
广东省出现的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病例,出现在2月7日上午广东省卫健委通报的《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中。该病例系肇庆市人,55岁男性,有武汉返粤人员接触史和多年糖尿病史。
这一广东首例死亡病例是肇庆市第14例确诊病例,来自肇庆封开县。该病例在封开县江口镇经营乐惠士多店,店内经营一张麻将台,供牌友娱乐。他平常活动地点为乐惠士多店和曙光路31号家中,1月24日晚曾到封开县广信嘉园朋友家中聚餐,1月28日晚到封开县唐八叔清补羊火锅店聚餐。他于2月2日出现发热、轻微气喘等症状,2月5日采集咽拭子及血清标本检测,2月6日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确诊时,他已属重症病例,医院组织专家会诊,全力救治,但回天无力,于2月6日去世。
广东省出现的第2例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病例,出现在2月13日上午广东省卫健委通报的《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中。通报称,2月12日广东新增死亡病例1例,为东莞市确诊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该患者男性,75岁,湖北籍返粤人员。因发生难治性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月12日经省市专家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该患者系东莞市第11例确诊病例程某某,湖北孝感人,常住大岭山镇。1月12日途经武汉回湖北孝感老家过年,自述1月22日出现发热症状后自行服药。1月26日返莞后入院隔离治疗,后转入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救治。因患者年龄偏大,出现发病症状后拖延就医,就诊时病情较重且演变进展极快,对治疗反应极差,先后转入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ICU和东莞市人民医院ICU进一步救治。在东莞市人民医院ICU治疗期间,患者曾多次出现险情,均被医护人员成功抢救。
患者住院期间,东莞市多次组织省市专家全力救治。2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临床专家组组长、省人民医院覃铁和教授,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临床专家组副组长、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黎毅敏教授等专家联合为该患者远程会诊。市人民医院组织多学科专家每天会诊,随时向覃铁和、黎毅敏汇报病情,并多次根据专家意见调整治疗方案。2月11日,该患者再次出现险情,医护人员随即启动ECMO(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支持治疗抢救成功。2月12日,东莞市人民医院再次邀请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救治三线专家郭禹标教授、何清教授会诊,专家们对治疗方案及器官辅助支持措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治疗及时、高效、精准。由于患者病情危重、进展快,虽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病情也无法逆转。
广东省出现的第3、4例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病例,出现在2月17日上午广东省卫健委通报的《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中。通报称,2月16日广东新增死亡2例,为深圳市2例。记者了解到,深圳2月16日去世的2位新冠肺炎病例,系深圳首例和第6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均为危重症患者。
其中病例1系男性,66岁,有8年高血压病史。2019年12月29日从深圳到武汉探亲,2020年1月3日在武汉出现咳嗽、全身乏力、发热等症状,4日返深。1月20日广东省通报确诊,病情危重,2月16日因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死亡。最后诊断: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度;3.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4.肺出血;5.高血压病极高危组。
病例6:也是男性,63岁,患有支气管扩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2019年12月29日到武汉旅游,2020年1月2日返深,8日出现咳嗽、偶有气喘等症状。1月20日广东省通报确诊,病情危重,2月16日因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死亡。最后诊断: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危重型);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度;3.暴发性心肌炎;4.败血症;5.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MODS/MOF、DIC);6.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编辑 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