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小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疫情来袭,龙岗街道强化党建引领,将社区小区作为“必争山头”“必胜战场”,党员干部和群众先后在46个花园小区、56个城中村编织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严格落实“五个100%”“十个一律”和“四个重点”部署,以实际行动不断实践、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
卡口就是责任田,党旗飘扬稳人心
据了解,为了将每个围合点卡口筑成“战斗堡垒”,街道264名党员干部下沉网格,主动到113个城中村围合点卡口参与防控工作,并统筹凝聚社区党委干部、股份公司、居民小组干部和社区党员志愿者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原则上由街道科级干部担任书记和第一责任人,负责开展信息登记、体温检测和服务保障工作。
“党组织建立起来后,有利于进行统一部署,各环节衔接顺畅,展现出党组织高效的基层治理效能。”南联圳埔岭卡口临时党支部书记刘源如此说。
基层党员干部干在先,冲在前,带领全体工作人员勇挑重担,科学防控。一方面,积极熟悉掌握最新的防疫防控知识,对卡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真正成为一线卡口的坚强屏障。另一方面,通过统一着装、佩戴党徽,突出防疫工作的党建引领,使身着“红马甲”背心的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使命感,主动担当作为。
“飘扬的党旗,流动的‘红马甲’身影,让我们群众有一种安全感!”平南社区居民陈先生告诉记者。
卡口就是防疫哨,规范防控强信心
针对城中村路口多、地形复杂等重点区域,龙岗街道按照“防输入、防输出、防扩散”要求,统筹联合社区、股份公司及相关物业力量,以最短时间将辖区56个城中村实施物理封闭式围合,实施出入双向体温检测。
龙岗街道党工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为强化防控工作,街道还设置了共产党员示范卡口,并将组长和组员的姓名进行了公示,明确要求党员干部按照“一扫、二问、三检、四记、五宣、六处置”的“六步法”规范开展工作,通过定人定岗定责,推动做到检测登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打通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 街道纪工委、组织部联合成立督查考核组,在市指导服务组的指导下,到各卡口加强监督检查,针对围合不到位、检测不到位的社区小区和城中村,现场进行反馈,限期督促整改。
卡口就是服务口,人文关怀暖人心
疫情发生以来,龙岗街道派驻工作组及社区党员干部大部分时间都在一线值守。
“卡口就成了我们的简易办公室,群众有事随时可以到这里来找我们。”负责罗卜坝小区卡口的社区干部赖少华告诉记者,“人文关怀、体温测量、物资供应、生活保障……防疫工作是目前的头等大事,我们为群众提供服务的工作也不能少了。”
据介绍,龙岗街道坚守在防疫一线的党员干部严密做好密切接触人群追踪排查和个人防疫检查,实行“人盯人”策略;开启“跑腿帮办”服务模式,为居家人员送水送菜送饭等;严守卡口防疫检查点,配合为公共场所定期消毒,努力当好“守门员”和“宣传员”。
龙西社区党委委员黄颖杰陪同医护人员逐户上门测量体温,热心细致地做好答复开导等工作,实现哪里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暖心服务“再加码”。“看到我们认识的社区干部上门了,这种疫情无形的紧张和压力缓解了很多!”社区张大爷说。
卡口就是凝聚点,众志成城筑同心
疫情面前任何人无法置身事外,龙岗街道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向社会发布了倡议书,手拉手汇流成海,心连心筑起长城。
面对天气降温、雨水多发的季节特点,天健集团、哇哈哈、斯达高等社会组织力量纷纷捐赠防控物资,一批棉衣、口罩、护目镜等物资先后抵达卡口党员干部的手上。辖区居民、党员志愿者主动参与到卡口的防疫工作当中,为附近的居民“送菜上门”、普及防控知识。
“他们在守护着我们,现在天冷了,我给他们煮了点姜茶,他们喝了没那么冷。”近日来随着气温的骤降,住在龙岗墟东三村卡口附近的黄大妈给卡口的党员干部们煮了姜茶,说:“大家心往一处使,希望这疫情一早点过去吧,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仗。”
见习编辑 康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