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深圳湾实验室资深研究员李子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当针对新冠肺炎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出现很多与常理不符合的现象时,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等到有更多的细节,更多的解释,就会对它有更深的了解。
深圳湾实验室是第二批广东省实验室,主要以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为研究重点方向。据介绍,深圳湾实验室一直坚持通报针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研究进展,对世界上各个机构对新冠肺炎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总,为各级机关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提供参考,截至2月17日,已发布18期快讯。
此外,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深圳湾实验室组织了科研力量,从诊断试剂、药物开发、治疗性抗体等多个方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研究,联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深圳市疾控中心、深圳市华润三九、Scripps Research一起组织了研究团队,对新型冠状病毒正在进行研究攻关。
2010年在哈佛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李子刚主要研究采用温和的化学方法解决在化学和生物交叉领域的生物学问题。他认为,当前公众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要秉持科学的态度,首先不要惊慌,因为从已经发表的论文和发布的病例来看,新冠肺炎的病死率约为2.7%,病死率虽然比普通流感强,但远比SARS冠状病毒、埃博拉病毒或H7N9流感病毒低。
他同时强调,面对网上众多关于药物研发的消息时,大家在欣喜之余要保持谨慎态度。“因为药物研发是一个比较久的过程,很有可能在新冠肺炎疫情过去之前,真正针对新冠肺炎的特异性药物,不管是疫苗、抗体,或者小分子化学药,可能都不能够真正得到实用,这点大家要有心理准备。”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是各界关注的热点事件,每个人,不管有没有科学背景,都会对这个事情进行跟踪,对科学进展报以极大的热情。在此过程中,科学工作者也会接触到纷繁复杂的信息,甚至相互矛盾的事情。李子刚认为,应该科学理性看待这些现象。
他指出,科学研究强调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研究过程是螺旋式前进,经常会出现一些乍看起来相互抵触的现象。
“但你仔细阅读细节,你会发现它们又相互验证。这时可以借用一部电影的台词,如果你是非专业人士,对于出现很多与常理不符合,觉得不能理解的事情时,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等到有更多的细节,更多的解释,这样你就可能对新冠肺炎有更深的了解。”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