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的执着坚守! 记凤凰街道甲子塘社区“副卡长”赖常华

读特记者 关万学 通讯员 余勇 刘欢
2020-02-17 23:10
摘要

“先量一下体温,再登记身份证,一个一个来!” 2月17日中午,光明区凤凰街道甲子塘社区疫情防控检查点,“副卡长”赖常华对过往的每一个人进行体温测量和身份登记

“先量一下体温,再登记身份证,一个一个来!” 2月17日中午,光明区凤凰街道甲子塘社区疫情防控检查点,“副卡长”赖常华对过往的每一个人进行体温测量和身份登记。这是疫情防控关键的“第二个14天”,这句话,赖常华每天都要说上很多次。

赖常华(穿红色马甲者)在检测点指导市民申报人员登记信息资料

目前,辖区企业陆续申请复工,大量外来人员涌入深圳,“第二个14天”被推上了疫情防控的关键点,每一个卡点都变成了疫情防控的重要“屏障”。2月15日,赖常华就任甲子塘社区防疫检查点“副卡长”,当天正值他妻子的预产期。

当日,赖常华的妻子在医院待产,一方面期待新生命的降临,另一方面是对在疫情防控一线丈夫赖常华的担忧,怀着这样纠结的心情一直等到赖常华夜晚返回医院来看望她。因疫情防控,按照医院规定,需要严格控制亲属陪护人数。近三日来,赖常华就将一个3岁的儿子交给家里老人照顾,白天在检查点开展防疫工作,晚上回医院陪妻子待产。有同事问,“你在防疫一线会不会担心感染,老婆身边又没有人照顾”时,赖常华的回答很平静:“没想过感染的事,她已经靠自己了,相信医院啊,生了再说。”赖常华一边查看来往人员登记的信息,一边说。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凤凰街道有许许多多像赖常华这样的“战士”,他们舍小家为大家,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用执着的坚守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新时代的最美“逆行者”和最崇敬的人。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 关万学 通讯员 余勇 刘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