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疫情防火墙,织密兜底保障网 深圳民政人抗疫脚步不停歇

读特记者 庄瑞玉 罗莉琼 方胜
2020-02-17 22:12
摘要

筑牢疫情防火墙,织密兜底保障网,坚决守住了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民政阵地。

疫情无情,民政有爱!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深圳民政坚决扛起底线民生保障政治责任,把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救助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防控疫情传播、关爱困难群众、救助流浪人员……筑牢疫情防火墙,织密兜底保障网,坚决守住了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民政阵地。

上午8点 深圳市殡管所

为群众提供暖心服务

早上8点,深圳市殡仪馆负责人王玉欣已经来到市殡仪馆,他翻看体温记录册、协助劝导办丧群众不要在广场上扎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王玉欣除了每日提前半小时达到殡仪馆,更是放弃春节休假,坚守在一线,为群众提供暖心服务。

“为预防疫情传播,按照市民政局要求和市殡管所工作部署,市殡仪馆暂停了遗体告别仪式,减少了人员聚集,部分办丧群众对此不解,我们结合疫情防控形势耐心做解释疏导工作,以取得群众的理解和配合。” 王玉欣说,李先生的母亲前几天去世,他们一家数十口人来殡仪馆咨询办丧业务,希望能预定礼厅。“老人家90多岁走的,和家人享受了四代同堂天伦之乐,疫情当前,我们劝导李先生一家人厚养薄葬,生前尽孝,逝去以平常心对待。在我们的耐心劝导下,李先生决定简单办丧。”

疫情当前,深圳市殡仪馆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入口全面实行体温检测,提醒市民佩戴口罩。除了服务前来办丧的群众,在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同时,王玉欣还会到各个部门提醒同事们佩戴好口罩等防护用品,切实加强自我防护。

王玉欣为办丧群众提供暖心服务。

上午10点 深圳市慈善会

“与爱心市民一起抗疫,我自豪”

“好的好的,您给个快递地址,这笔善款的票据我们会寄给您,您放心。”“您好,您别挂电话,稍等一会,我这边有一笔善款很快能处理完。”深圳市慈善会筹资总监谢宏有两部手机,两部手机同时有爱心电话打进来,早已成了谢宏的工作常态。

“微信有上百个群,很多时候,真希望自己可以有两个分身,或者一天能给我48小时,让我有更多时间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募资筹款工作中。”谢宏说,自从他的联系方式放在市慈善会倡议书上,他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爱心捐赠事宜。今年他放弃春节休假,开启线上线下办公模式,对接了多宗爱心捐赠。

深圳电子商会的会员到东南亚采买了5万个口罩,捐赠到深圳医院,由于没有直飞到深圳的航线,该商会的物资只能从成都转机。为打通各个环节,谢宏从早上工作至凌晨,终于落实了口罩运抵深圳的方案;退休老党员、参战老兵、环卫工人等电话咨询谢宏,如何进行捐赠善款……“工作很忙但心不累,民众热情度很高,能为爱心市民服务,共同抗击疫情,我感到自豪。”谢宏说。

谢宏(右一)与参与捐赠的参战老兵合影。

下午3点 南山区社会福利中心

封闭管理下依旧洒满阳光

“我们这里一切都好,不要牵挂。”南山区社会福利中心82岁的林文华跟妻女视频聊天中说。

南山区社会福利中心主任李梁坤介绍,由于此次肺炎疫情中,中老年人是重点防护人群,所以福利中心大大加强了防控举措。从大年初二起,福利中心就开始实施临时封闭管理,谢绝一切外来人员探访,所有入住老人暂停办理请假外出;密切关注老人、员工身体状况,每日2次为在院老人、员工测量体温;每天对老人房间及公共活动场所进行空气、台面及地面消毒,全面启用紫外线灯、空气雾化消毒机、空气消毒机等消毒设备;老人不再聚集就餐,而是由专人将饭菜送至房间等等。

封闭管理下的福利中心,少了人来人往,但老人的生活却依旧充满阳光

户外的活动区,做运动的老人都戴上了口罩,并避免聚集到一起。

下午5点 深圳市救助站

接待、甄别、照料流浪人员

临近黄昏时分,流浪多日的刘先生拿着2蛇皮袋生活用品,踏进了深圳市救助管理站大厅。市救助站救助管理部部长王辉在大厅设立的观察区,为刘生测量了体温。

“您好,现在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您先戴上这个口罩,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面对王辉的问题。刘胜开口答道:“我身上没钱吃饭了,希望能进站暂住两天,再出去找工作。” 在抗击疫情时期,王辉和同事详细为刘生测量体温,了解其有无咳嗽发烧、既往病史、进站前经历等。由于要经过14天观察期后才能离开救助站,刘生不愿多待,拿了方便面等食品后自行离开。

王辉是部队转业干部,2014年来到救助站工作,加上在部队服役期间的十多年,他已经18年没有在老家银川过春节了。今年王辉回家过年,全国各地疫情日渐严重,大年初二那天,他当即决定紧急预定机票连夜返回深圳。他说:“这个时候不守在站里接待、甄别、照料流浪人员,心里不踏实啊。”返回深圳后,王辉从落实受助人员物品消杀、 保管以及在站的卫生防疫、安全防范,再到受助人员安全离站,事无巨细地完善各类制度,并建立应急预案,有序开展防疫工作。

王辉接待流浪者。

晚上10点 社区抗疫一线

社工成基层社区的温暖守护者

夜已深了,路上几乎没有车辆,春暖社工党员黄茂磊依然坚守岗位,他在协助开展高速路口防疫联检工作。

“吃饭我们也是轮换,只有待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在工作中,才能感觉安心。”黄茂磊自1月30日上午返回深圳,当天下午就主动返回方位,协助街道卡点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劝告市民佩戴口罩,协助测量体温,记录外来车辆信息,及时掌握返深人员信息,昼夜工作。

”医护工作者都奋不顾身战斗在一线,我也应该贡献多一份自己的力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黄茂磊这样想的。

在这场全市上下万众一心的抗疫战争中,深圳社工坚守岗位奋斗在防疫最基层,舍了小家为了大家。他们穿梭于基层社区、街头小巷,挨家挨户交代防疫注意事项,手把手教老人正确佩戴口罩,及时为隔离人员送去生活必需品,24小时为存在心理困扰的人群开通服务热线;他们还走上高速路口,协助开展人员排查、防疫宣传等工作;坚守在各级民政服务机构,守护各类民政服务对象的健康安全。他们既是宣传员、引导员,也是先锋员和作战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结合自身特点、发挥专业优势,打通基层防控“最后一米”,成为基层社区的温暖守护者。

据市民政局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3家社工机构累计投入6032名社工,通过1051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项目点、152条心理咨询热线开展线下、线上相结合的疫情防控服务。

社工党员黄茂磊协助开展高速路口防疫联检工作

编辑 黄泽霖

(作者:读特记者 庄瑞玉 罗莉琼 方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