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区结合专业力量提升疫期人文关怀

读特记者 施培选
2020-02-16 11:23
摘要

连日来,随着不少地方延迟复工复学,一些公众容易出现烦燥恐慌等情绪。那么,这样的情绪该如何缓解?一线医务人员的超负荷工作,身心状态又该怎样调整?

连日来,随着不少地方延迟复工复学,一些公众容易出现烦燥恐慌等情绪。那么,这样的情绪该如何缓解?一线医务人员的超负荷工作,身心状态又该怎样调整?

特别时期需要特别之策。据读特记者了解,近日,坪山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整合各方资源,立体式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工作,并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文关怀,避免极端案事件的发生,形成“全民同防控”的社会心理氛围,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社会心理保障。

通过心理救济和危机干预方式,化解公众的心理应急反应过度及其导致的暂时性心理疾患,也是合力抗疫形势下的重要一环,专业力量的跟进和到位显得尤为紧迫。对此,坪山区组建起一支以康宁医院专家、区疾控中心、区社会心理关爱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为主的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研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机制,为疫情期间提供专业心理健康服务指导。同时,制定新冠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措施,对病人及其家属、救援人员以及社会大众急性情绪紊乱、认知障碍等心理应激反应现象进行内部培训,提升疫情防控队伍和患者对心理问题的应对能力。

对隔离人员等重点人群,产生心理不适,在情理之中。坪山区通过统一发送心理疏导课程资料,及时宣讲政策,积极鼓励患者配合治疗,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协助与外界亲人沟通,帮助他们树立积极恢复的信心。同时,加强隔离人员的生活保障与心理辅导,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统一提供送餐、购物、配送、垃圾收运等服务。

疫情发生期间,为了强化一线心理服务,坪山区在现有“坪山区阳光心理志愿者服务队”的基础上,动员专家队伍和志愿者共计40人组成防疫心理援助志愿者队伍,构建“中心+志愿者+专家”三级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志愿者队伍协同基层工作者队伍,按照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法,深入一线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了解受疫情影响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估整体社会心理状况,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引导民众众志成城。

此外,坪山区组织社会心理关爱服务中心针对公众焦虑心理、负面情绪、过度反应等多方面心理应激反应,梳理出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心理健康知识问答14条》,为确诊、疑似病人及医务人员等目标人群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其提升自我调节能力,科学应对危机。同时,开通24小时心理健康援助热线,对救助者进行线上“一对一”辅导,解决心理障碍,减轻恐慌心理。记者通过坪山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了解到,截至2020年2月10日,累计接到疫情相关电话37起,跟进个案14人;发布疫情心理健康知识各类科普推文累计25篇。

(晶报供稿)

编辑 曹阳

(作者:读特记者 施培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