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有一群青年人,毅然选择投身到抗击疫情的战役中,从搬运物资到打扫卫生,从测量体温到送餐保障,成了社区中最繁忙却最温暖的风景线,他们,就是奔走在各个社区的青年社工们。
社工指导居民使用“I深圳”网上登记
将围社区社工团队联络湖北返深居家隔离居民,了解其生活状况及需求
社区社工慰问酒店隔离人员
社区社工向商超工作人员咨询防疫情况
作为广东省社会工作改革试点单位的平湖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自疫情爆发后积极响应街道号召,重点开展困弱群体的抗疫服务,发出了《致平湖辖区长者的一封信》,号召全体居民共同参与疫情防控工作,通过电话、微信群、QQ群、短信提示等方法倡导老年人、残障人士、育龄妇女、复退军人等群体减少外出、科学防控疫情。同时,平湖社工站积极发挥平台作用,链接企业资助的口罩、医用手套、食品等共价值10余万元,发动12个社区的志愿队伍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此外,至诚驻平湖社工运用专业优势,为处于疫情不同层面的市民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服务,并积极开展线下服务,在12个社区发放及粘贴宣传单1200余份,电话排查485人,进行体温检测3230人次等,引导民众科学防治,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平湖街道社工协助居民进行体温检测
北站社区社工协助社区党委建立湖北籍返深居民微信群,重点针对湖北返深人员的心理状况,在线进行情绪安抚、心理辅导、解惑答疑等,与居民进行沟通与互动,有效缓解了湖北返深人员在隔离观察期间的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为了解决湖北籍返深人员居家隔离期间的生活物资问题,北站社区共享会志愿项目积极招募、培训义工,为隔离居民开展“采购生活用品送货上门”服务。水田社区社工对社区内4200余名湖北籍人员返深情况进行电话回访,完成重点区域来深人员数据统计筛选987人,并重点对所在社区内的弱势群体进行电话回访及帮扶工作。海云驻东海岸社区4名社工对居家隔离的湖北返深或密切接触者每天进行电话问候,并开展健康信息登记、需求跟进、情绪疏导等服务,同时配合社区党委走访了12户隔离家庭、41位隔离人员,为隔离人员送上了居家隔离指引手册等宣传资料,详细了解被隔离居民的生活需求,联动物业妥善解决。
和平社区社工为隔离人员送生活物资上门
升阳升驻中新街社区社工在各居民群推出了安“新”疫情日报的线上服务,为居民提供官方来源的疫情信息,包括心理指南电子书籍、区域累计确诊情况、心理辅导等服务,每日覆盖超过千名社区居民。升阳升驻星河街社区社工成立“小星与你来谈‘新’·不信谣不传谣”行动小组,为居民转发官方资讯和通知,同时联合心理咨询师义工开展线上“小星陪你谈心——星河街社区心理帮扶计划”,协助居民疏解因疫情产生的烦躁、孤单、恐慌等情绪。上围社区社工杨潇潇积极探索疫情期间服务创新,开展“画解焦虑,一期一绘”服务,运用线上绘画的方式,带领亲子家庭学习居家防护知识,以丰富防疫期间亲子的居家生活。
益民驻龙井社区社工链接社区附近的菜档建立“送菜到小区”微信群,及链接社康医院免费为慢性病患者送药上门,将长期用药居民外出的风险减到最低。至心驻民主社区社工参与动员“两员双工”探望受医学观察的社区居民,并积极链接爱心资源,整合了爱心人士杨先生、曾女士捐赠的关爱物资及口罩派发至有需要的居民家中,得到了宝安电视台的采访报道。阳光家庭驻水湾社区的社工积极协助“三位一体”摸排小组,联合开展网格化疫情防控排查,并引导居民形成 “不造谣,不传谣,不制造恐慌,避免盲目哄抢”的共识与坚定抗击疫情的浓厚氛围。宝安慧家驻沙一社区社工线下走访了社区商铺480户,协助商铺店主提升防疫知识,排查社区聚集性活动。社联驻桥东社区社工联合30余名党员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分别在社区的8个体温测量点值班,每日测量体温达3000余人次。
至心驻民主社区“两员双工”为医学观察居民链接配送慰问品
志远社工为居家隔离人员配送蔬菜
沙一社区社工入户店铺为店员测量体温
升阳升社工为居家隔离的居民送菜到户
随着复工潮的来临,深圳各社区社工协助社区党委、社区工作站开展了协助检查申请复工企业防疫准备等工作。福田现代驻福华社区社工协助工作站登记70家企业复工复产情况;福山社区社工协助社区工作站核查企业疫情防控情况及复工复产情况,上门核查企业18家、“三小”门店130家。至诚驻曙光社区社工跟进企业复工电访247人次,整理企业复工申报材料200余份,截至目前,曙光社区社工服务达2万余人次。东西方驻山厦社区5名“90后”社工积极配合街道,探索“街道城管办+社区工作站+社康医生+一线社工”的综合防疫体系,分8个工作小组全面排查社区工厂企业、人员密集场所、“三小”场所等,排查房屋75栋、工厂企业8间,张贴宣传海报630张,派发宣传资料787份。
至诚驻平湖街道社工站党员社工黄微对1135个企业进行电话访问
山厦社区社工向居民开展防疫宣传
编辑 许舜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