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床
是否觉得天气有点阴冷?
这两天是否觉得墙壁有些潮湿?
镜子里的自己带有一种朦胧美?
别怀疑,你的感觉没错!
从2月13日起,老天爷要来搞事了
强降雨、冷空气携手上线
让人崩溃的回南天可能也会来······
深圳天气预报
●2月13日-14日我市将出现2019年10月16日以来最强降水。2月13日白天起雨势明显加大,有大雨到暴雨,雨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强降水最大可能出现在2月13日上午至下午;2月14日降雨持续,有中雨到大雨;15-16日上午仍有小到中雨,伴有雷暴等强对流天气;2月13日-15日日温差小,最低气温17-18℃,最高气温21-23℃。
● 2月16日-19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有4天左右的寒冷天气。预计强冷空气于2月15日夜间抵达深圳,我市气温急剧下降,24小时降温幅度可达6-8℃,2月16日傍晚前后将降至11℃左右,全市陆地最大阵风可达6-7级,沿海、海区和高地8-9级;2月17日-19日晴天干燥,早晚寒冷,过程最低气温降至8-9℃。
● 2月13日-15日多降雨天气,雨时能见度较低,路面湿滑,出行注意来往车辆,开车低速行驶,保持安全车距,避免低洼、高危建筑等危险区域。海上作业建议停止。
● 2月16日-17日全市陆地最大阵风可达6-7级,沿海、海区和高地8-9级,请提前安置好阳台物品,海上作业注意安全。
● 2月16日起气温骤降,天气寒冷干燥,注意穿衣保暖,居家注意用火用电安全,使用煤气、天然气等注意通风,谨防一氧化碳中毒发生。
今年以来最强降水
深圳迅速行动保安全、战疫情
疫情之下,面对这场今年以来最强降雨,从2月11日起, 深圳市三防办提前部署,加强24小时值班值守,开展易涝点隐患排查,全力以赴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为城市做好暴雨防御工作备战。
巡查排查全市易涝点、检查危险边坡……深圳各区(新区)三防办积极响应,未雨绸缪,组织各个单位开展强降雨防御工作;保障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全市发热门诊顺利开展防疫工作,为抗击疫情提供强有力支撑。
● 福田区
启动三防 24 小时值班,共集结 33 ⽀应急队伍, 随时投⼊抢险救援工作当中。
▲福田区三防办工作人员检查河道护坡
● 罗湖区
实行24小时值班,部署相关单位开展工作,巡查排查易积水点、排查老旧危房、检查各工地设施设备安全等。
● 盐田区
及时启动汛期 24 小时值班, 统筹协调应急保障,全面开展隐患排查。
● 宝安区
严格落实各项防御工作,加强隐患排查。
● 龙岗区
紧急梳理了 37 处施⼯阻洪点,向涉及的施⼯单位发送工作提醒等。
▲龙华区三防办组织工作人员疏通排水管网
●坪山区
对辖区4家防疫救治医院的卡口排水雨水设施进行重点检查和维护。
● 大鹏新区
对大鹏新区妇幼保健院集中隔离点,各社区、各路口疫情防控监测点,加强做好防范措施。
● 深汕特别合作区
加强疫情联控联防工作,充分调动防汛应急物资设备,在保证防御暴雨的同时,协同疫情防御工作开展。
● 光明区
▲光明区三防办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清疏作业
强降水+雷暴+强冷空气打包来袭
温馨提示
省应急管理厅专家提醒,当前正值冷暖空气频繁交锋的季节,公众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预警信息,主动应对不利天气。
● 需注意防范强降水以及引发的城乡积涝、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 沿海及海面风力较大,需注意水上交通安全。
●2月 16日—17日各地天气寒冷,需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心脑血管等病人;同时需注意急剧降温对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影响。
● 雨雾天气,路面湿滑,能见度低,后期粤北山区有结冰现象,需注意交通安全。
恰逢疫情防控最吃紧的关键阶段
这些内容一定要了解清楚
目前,为方便结核病患者复诊配药,减少交叉感染风险,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结核病门诊已启动互联网诊疗服务。有需要的患者可扫描以下二维码,通过手机APP预约在线复诊,药物配送到家。
添衣保暖、防止感冒
2020年2月12日至2月18日
深圳市流感指数为III级(较易发生)
未来一周本市处于流感流行期间
流感病人较多,提醒市民:
大家要注意添衣保暖,防止感冒
耶鲁大学的实验表明:
上呼吸道内温度下降会有利于病毒复制
大降温不仅会让上呼吸道内温度下降
也会让人体免疫力下降
更容易感染病毒
耶鲁大学Ellen F. Foxmana等所做不同实验受体在33和37度下病毒复制数和机体固有免疫的强度等,来自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因此,抗疫一线工作人员
以及返岗工作的朋友们,
请保护好自己!
而在家防疫的朋友们,
除了勤洗手、注意消毒、注意保暖,
也要适当增加运动,增强免疫力。
别躺着,一张小小的椅子,
在家也能创造性地做适度的运动。
嘿,躺着看安仔这篇文章的朋友,
是你了,起来原地走两步?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