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学生课业繁重“拖”书包上学。
3月12日,香港一名11岁的小学六年级女生担心即将升初中与同学们分开及家庭生活不开心,留下遗书跳楼身亡。香港教育局高级专责教育主任(教育心理服务)刘颖贤博士3月13日以“珍惜生命 勿轻言放弃”为题撰文,就近日接连发生学生自杀事件,表示实在令人悲痛不已。据统计,该女孩跳楼身亡,是香港8天里第5宗学生自杀事件。
3月12日上午11时左右,在香港马鞍山小学读六年级的11岁谭姓女孩被邻居发现倒卧在自家楼下空地上昏迷,现场大片血迹,被送医院后宣布不治身亡。警员在女孩家中发现一封遗书,内容表示对不起爸爸妈妈和外婆,但未提及自杀原因。警员在她写给一名女同学的一封信中发现有对即将升学不舍彼此分离和家庭生活不开心的语句。据悉,该女孩2012年来港,母亲与生父离异,并与后任丈夫生下一个弟弟。去年,又与后任丈夫离婚。
香港教育局高级专责教育主任刘颖贤博士在3月13日发表的文章中说,对于离世学生的家人、师长和同学,无疑感到痛心和难过。我们都不禁慨叹:悲剧为甚么会发生呢?她说,同学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不同挑战,可能来自学业、家庭、感情和朋辈。每人处理问题的表现不一样,有人勇敢面对,有人逃避,有人会不知所措。同学在每个阶段要面对的挑战也不一样。在小六升上中一时,需要适应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一旦适应出现问题,便有可能产生压力和情绪困扰。
刘颖贤博士指出,在家庭方面,家长在子女的成长过程肯定是一个关键的人物。所谓防患于未然,假如父母每天可以与子女闲谈,多关心他们在学校的情况,了解一下他们的问题,那怕只是五至十分钟,也可让孩子感受父母的关怀。这些累积起来的亲子时间,往往是子女快乐的泉源。他们会明白到,不论面对的情况有多坏,爸爸妈妈总会做自己最大的后盾,不但愿意聆听,还会鼓励和支持自己。刘颖贤博士呼吁,每日暂停十分钟,听听少年心底梦。这句话总是提醒我们要多关心孩子,即使再忙碌也好,总要抽一点时间,放下我们的工作,放下我们的手机,认认真真与他们沟通。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