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生活恢复常态后,科技企业应积极思考在当下经济形势下,如何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助力国家再上新台阶!”近日,继深圳科学家之后,来自深圳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和科技协会、企业的多位科技工作者纷纷亮相,用一组系列视频为抗击疫情、企业复工鼓与呼。
从2月初开始,深圳商报/读创联合市科协、深圳市科技志愿服务总队推出大型系列视频《抗击疫情 科学家在行动》。目前已有20余名来自不同群体的科技工作者录制视频,针对疫情开展科普。这些短视频在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被网友盛赞“科学家正能量”、“科普好声音”。
最先发声的是几位深圳市青年科技奖得主。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副教授汪飞是第一位亮相的青年科技奖得主。当本报发起此项活动后,汪飞立即在微信群里发出呼吁,并得到多位青年科技奖得主的支持。在两天时间里,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俞露、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宋亮、新译科技创始人田亮等10位深圳市青年科技奖得主纷纷发声,从自身专业提出专业科普意见。
在深圳科学家发声后,多支科技志愿服务队伍也积极申请录制视频。深圳市科技志愿服务物联网分队、深圳市科技志愿服务少年科技先锋分队、深圳科普志愿者协会相继推荐代表参加。这些代表在视频中发声,希望利用科技力量为抗击疫情服务。作为物联网分队成员,深圳市睿海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尹武表示,农业物联网在农产品食品溯源、畜牧家畜家禽的物联网监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期待物联网信息化技术在疫情监控中发挥较大作用。深圳市蜂群物联网应用研究院专家肖登坤建议,采用科技手段和科技产品进行防疫工作,避免交叉感染的问题。
随着系列视频在网络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更多深圳科技相关协会、企业的科技工作者参与录制视频。他们在当前企业复工的背景下,从行业角度发声,为恢复经济生产加油打气。深圳市虚拟现实产业联合会会长谭贻国认为,非典后加速了互联网上半场,催化了淘宝、京东等消费互联网巨头。这次疫情后,互联网会加速向生产、流通、服务业等进行渗透,互联网下半场加速到来。深圳市产业转型升级与转移联合会会长李应福表示,当生产生活恢复常态后,5G科技企业应积极思考如何乘5G东风,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市科协党组书记林祥是深圳市科技志愿服务总队队长。他说,《抗击疫情 科学家在行动》是市科协发动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敢抗击疫情的一个重要举措,希望借助商报/读创的传播优势和专业优势,打造一个让深圳市民可以信赖的疫情科普信息平台。
聚焦科技财经,深圳商报/读创也是深圳市科技志愿者的成员,并成立了商报分队。深圳商报编委、深圳市科技志愿服务商报分队队长鲁军表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全国的一面旗帜,这里科技企业众多,聚集了一大批杰出的科技工作者,由他们现身说法,提倡科学理性,是一次有力的科普普及,能够进一步提振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