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市石龙镇老城区,有一家老铺,名叫德和兴醒狮麒麟店,店主郭润棠以家庭作坊的方式,延续着一个上百年的传统手艺,让醒狮大展雄威。这正是石龙古镇传统与现代相交织的一种艺术。
位于石龙镇太平路的德和兴醒狮麒麟店,是一间手工制作狮子、麒麟、罗沙头等传统手艺的百年老店。德和兴制作醒狮始于清朝末年,至今已历四代,现今执掌这间店铺的是郭润棠先生,并由他及其4兄弟姐妹一起经营。德和兴作坊地方虽小,仅有80平方米,但其格局分布有条不紊,把小工作坊分为三个独立空间,作为几个制作的工作室。
郭先生与制作好的狮头
郭生告诉记者,制作醒狮、麒麟,主要分作扎廓、贴纸、晾干、贴花、上油漆和贴装饰等几个步骤,其中,第一步的扎廓,又叫扎架,是制作醒狮的关键,直接决定了狮头能否呈现出威武的气势。顾名思义,扎廓即是用沙纸将竹篾扎成一个狮子头轮廓,扎廓要求一定要扎实,因此要选用柔软度特别好的黄竹;第二步的贴纸,用浆糊将沙纸贴在狮头的轮廓上,不断重复贴上去,直到贴上整个狮子雏形初现,这个步骤讲求选料和耐心,必须选用坚韧的砂纸,一层层地贴上,才能使制出的醒狮坚实、经得起考验;第三步的晾干,是把贴好沙纸的狮子头晾干,但不能曝晒;第四步的贴花,就是在已晾干的轮廓扑纸、贴花,利用各种亮片、彩纸和手工描绘,把整个狮头、眼、鼻等画出来;第五步上油漆;第六步贴装饰,把狮子的眼眉毛、口、鼻、舌等装饰粘上,最后装狮子的皮。
在扎好廓的狮头上贴砂纸。
在已晾干的轮廓上贴花。
由于德和兴醒狮麒麟店的狮子、麒麟做工精细,栩栩如生,坚固耐用,且历史悠久,颇有名气,市内不少人前来光顾,连深圳、广州、香港、新加坡亦有人慕名而来。
醒狮助兴在我国民间兴起已久。改革开放之后,舞狮子麒麟的活动日渐活跃,催生了这传统工艺。德和兴醒狮店的制作工艺,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传统上创新,也在不断变化,醒狮既有南、北狮之分,颜色上又有黑狮、彩狮、金狮等种类。随着年代的变迁,如今的醒狮较过去款式繁多了,色彩更鲜艳、图案更夸张悦目。过去多采用手绘,如今应采购者的要求,采用亮片,彩纸和多种多样的装饰品粘在狮头上,使得狮头更加威风凛凛。
制作醒狮这门祖传的手艺是郭生的曾祖父那一代,从广州传到石龙他这一辈的。百年来,父传子授,一代一代传下来。目前,郭润棠子女也会在学习之余帮忙制作醒狮。郭生两个正在读中学的女儿一有空就帮忙贴纸,年龄尚小的儿子也会用电脑帮忙设计狮头、狮被的花式和颜色搭配,父子、母女、兄弟姐妹间分工合作,一家人都希望把这门祖传手艺传续下去,发扬光大。
编辑 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