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深汕“防疫第一防线”!

读特记者 石义胜 林捷兴 通讯员 李星照 马薇 文/图
2020-02-11 11:40
摘要

民警叶小波主动请缨,自愿前往全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鹅埠联合检疫点执勤。

“让我去吧!鹅埠情况我比较熟,况且我是老党员。”

在深圳市公安局深汕分局(简称“深汕公安分局”)鹅埠派出所召开的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民警们接到了一项艰巨任务——参与全区对外重要交通卡口执勤工作,民警叶小波在会上主动请缨,自愿前往全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鹅埠联合检疫点执勤。

鹅埠联合检疫点位于深汕大道旁,地处324国道且靠近沈海高速白云仔高速口,车流、人流十分密集,是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深汕合作区”)对外严防新冠肺炎疫情输入的最重要关口之一,参与执勤的防控任务重、压力大。

联检工作开展以来,检疫点上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公安、交警、医务工作者等各条战线上的工勤人员互相配合,严格按照“不漏一车一人”的防控要求,做好入区车辆的信息台账登记,对所有司乘人员进行全覆盖的体温测量;同时,还要做好车辆疏导等工作,确保大家出行畅通。

“您好,我是深汕公安分局鹅埠派出所民警叶小波,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44条规定,请您配合我们的检查,谢谢!”这样的一句话,叶小波在8小时的执勤时间内,要重复500多次。面对个别司机群众的不理解、不配合,他始终耐心做好政策解释和情绪疏导工作。

大年初二,叶小波就开始了上岗执勤,从那一天开始,49岁的他已经连续工作了10多天,每隔一天就要值一次8小时夜班。为了让所里的同事能多休息,叶小波经常主动提出值夜班。难得有休息时间,他也不“离岗”,经常深入辖区摸排涉及疫区人员的情况。

休息不足、连续熬夜,身体开始发出“预警”。一次,叶小波突发急性咽喉炎,随后开始头痛、牙痛,但他一直努力硬撑着,最后在同事们的百般劝说下才前往医院治疗,而输液结束后,又赶忙返回了执勤岗位……

“长期加班加点执勤,即便是年轻人身体也吃不消,但波哥像是铁打的一样,一直默默坚守在岗位上,他的举动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他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警察的铮铮誓言!这次一起‘参战’,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叶小波的同事们如是说。

编辑 秦天

(作者:读特记者 石义胜 林捷兴 通讯员 李星照 马薇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