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扶贫队长带动村民打响防疫战

读特记者 方慕冰
2020-02-10 10:22
摘要

早在去年12月,为了做好角塘村的清洁工作,他在村里设立了扶贫公益性岗位。该岗位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为重点,采取轮流上岗的形式,让贫困户通过自身劳动获得收入,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

红马甲、绿胶鞋、白口罩、手套,蓝色的电动喷雾器里装着消杀剂——这些是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角塘村村民梁美红,在村里保洁消杀时的标配。54岁的梁美红是角塘村的贫困户,“我现在是村里的保洁员,从对防疫啥也不懂,到现在能为村里的卫生、安全做贡献,心里很自豪。”

梁美红是角塘村省建档立卡贫困户32户77人中的一个,平时靠打零工生活。现在,在深圳市总工会派驻角塘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麦惠文的带动下,作为保洁员的她不仅每个月能领到2000元工资,还和其他7名“同事”一起,站在角塘村防疫的最前线。

贫困户变身“保洁员”

怎么利用好村里的资源,带着村民打赢防疫战,是最近麦惠文心中反复思考的问题。早在去年12月,为了做好角塘村的清洁工作,他在村里设立了扶贫公益性岗位。该岗位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为重点,采取轮流上岗的形式,让贫困户通过自身劳动获得收入,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

麦惠文告诉记者,扶贫公益性岗位分别设立了村民活动中心及公共厕所保洁员、村级护林员、产业维护管理员3个固定岗和5个临时保洁员岗。岗位的设置旨在实现贫困户稳定收益的同时,提升村民人居环境舒适度。

为有效应对疫情,麦惠文带上“保洁员”,给他们分发了自己从深圳带过来的口罩,一起“上岗”,每周的周二、周四对村庄进行卫生保洁、消毒杀菌。一边消杀,他一边对“保洁员”们交代,“每个人都要做好自身防护措施,戴好口罩、手套。村落的水沟、垃圾桶周边、居民家的下水道出口等容易滋生细菌的角落,是消毒杀菌的重点区域。”

发现防疫物资短缺,麦惠文及时向市总工会汇报,利用工作经费为角塘村采购了消毒液、电子体温计、口罩等防疫物资。

提高村民防疫意识是关键

怎么提高村民的防疫意识?麦惠文也花了许多心思。

前几天,麦惠文和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走访登记了1月到现在外来务工返乡的情况。看到聚在一起的村民,就劝导其离开回家,强调疫情的严重性。

“村民的防疫意识不强,又恰逢过年,很容易就聚在一起打牌、聊天,”麦惠文说,村里有一名年过八旬的叶伯,总是忍不住找好友玩牌。麦惠文就劝他,“叶伯,现在是非常时期,不让你们聚在一起聊天打牌,是为了你们的健康着想。这段时间还是尽量待在家里,少出门,少串门,勤洗手;如果要出门都要戴上口罩……” 

“村民其实特别淳朴,当他们详细了解疫情防控知识后,还自发在网上买口罩送给我们,很支持我们的工作。”麦惠文说,接下来,角塘村的防疫战线也将进一步“升级”。9日下午起,全村将实行24小时全封闭式管理,进出村子的主要道路派人驻守登记,谢绝外来人员进入。

“勤洗手,戴口罩,防护隔离不能少;家中不待客,不走亲访友,亲戚不走,来年还有……”大喇叭里放着编成顺口溜的防疫知识要点,随着一辆小车,在角塘村里循环播放着。

编辑 许舜钿

(作者:读特记者 方慕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