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居家医学观察者,龙岗区三院乐城社康全力做好社区防疫
读特记者 高向荣 通讯员 曹青 陈运枚
2020-02-09 21:55

"您好!我是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乐城社康的医生,想了解一下您的健康状况。"尽管不是第一次来到居家医学观察者的门前,赵喜梅还是客客气气地开始问询,了解无恙后,开始测量体温,细心叮嘱注意事项。

居家医学观察对象是 14 天内有疫情发生地旅行或居住史,未与病例 ( 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 密切接触且未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不适症状的人员;其他经医务人员评估认为需要居家医学观察的人员。这部分人群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居家医学观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防止新冠肺炎的传播。

社康一直是广大市民家门口的"健康守门人"。为了更好的打赢防疫战,社康必须积极落实"三位一体"联防联控工作。社康的"白衣战士"们把行动落实在一次次"跑腿上",上门发放《实施医学观察告知书》、测量体温、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异常回访、健康评估、解除告知、处理医疗垃圾,负责转诊、上门帮有高血压的老人取医保卡然后买药再送药上门 …

赵喜梅是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乐城社康的一名医生,也是一位共产党员。一早上班,赵医生就开始捋清居家医学观察者的名单,新增的、解除的、正在观察的。"上门之前,我们要了解每一户的状况,根据不同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同时还要给他们加油打气,做好心理疏导。"赵喜梅说完就穿上防护设备,带上名单、医疗设备、宣教材料,和社区工作人员匆匆出门了。

"听说有些地方的居家医学观察者很排斥医护人员上门",赵喜梅感觉很庆幸,因为她遇到的居家医学观察者都很配合工作。尽管每一户的隔离处境都是一样的,但是每个观察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

湖北户籍的李先生在深圳工作多年,年前带着妻子和孩子回湖北老家过年,那时候已经能够在手机上看见一些疫情信息了,只是自己没有当回事,回到湖北才发现疫情的严重超出了想象。不在家陪父母过年怕别人说自己不孝,也怕别人嘲笑自己怕死。在妻子和家人的劝说下,李先生一家连夜开车返回深圳,十几个小时的车程,自己疲劳不说,孩子也受不了。在深圳 14 天居家医学观察的日子里,李先生可谓是度日如年,看着手机上感染人数每天剧增,李先生的恐慌也一天天增加,"越看越害怕自己和家人被感染,如果当时自己理智思考不回湖北,全家也不会忍受这么大的煎熬,只希望 14 天早点结束。"李先生懊悔地说。直到社康医生上门评估后发放《解除医学告知书》,李先生说"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心理压力小了很多,但是我们还是不敢出门。"

赵喜梅介绍,像李先生家这种居家医学观察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因为自己思想松懈,让全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相比而言,像王女士家的情况就大大不同"。

跟往年相比,王女士今年回湖北老家比较早,回去的时候还没有听到疫情的消息,后来电视和手机开始陆陆续续报道一些消息,尽管疫情区离自己家很远,考虑孩子们的安全,王女士和丈夫当机立断决定回深圳。为做好疫情防控,王女士一家自觉居家医学观察,配合社区工作每天两次准时上报体温。俩个孩子在家闷不住,吵着要出去玩,王女士想尽办法调节,制定生活计划表,吃饭、学习、游戏、手工、唱歌、运动 ……,王女士一家每天其乐融融。王女士说:"虽然疫情让我们不能出门,但是也给了我们更多和孩子相处时间。自我居家医学观察不仅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希望疫情早点结束,也希望所有人都健康。"居家医学观察满 14 天后,社康医生上门为王女士一家发放《解除医学告知书》。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庄思嘉

(作者:读特记者 高向荣 通讯员 曹青 陈运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