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石龙一家三口上前线,同为千家万户守大门

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晓彤 文/图
2020-02-09 20:17
摘要

守好一条路,护好一座城

“乖女,过来,我给你捋一捋,这口罩还不够严实,这么大个人了还像小孩子一样。”父亲樊文生浓浓关爱让女儿樊柳君倍感温暖。

2020年元宵节的晚上,在东莞市石龙园洲防疫检查站的,这对警察父女的对话让冷冷的夜有了温度。

元宵佳节一家三战士的特殊团聚

新冠肺炎来袭,让这个庚子年的春节在全民战“疫”中度过。这场战争没有硝烟,也没有号角,但依然有无数战士冲锋在前,这其中,就有樊文生和樊柳君这对警察父女。

自从接到疫情的通知以来,这对父女就一直奋战在各自领域的最前线。从前,樊文生还经常开玩笑地和同事们说:“说不定哪天执勤的时候就和闺女在岗位上相遇了。”结果,这回还真让他预言成真。元宵节这天,平时奋战在不同岗位上的他们,在防疫一线检查站相遇了。

在樊文生帮女儿整理好着装后,樊文生的妻子邓丽萍到了,她给他们父女送汤圆来了。

邓丽萍是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的护士,她下班后,赶着回家做汤圆,然后来见见她最挂在心上的两人。“女儿,冷不冷?汤圆都做了你们喜欢的口味,你记得要听爸爸的话。老公,你也要多注意点,照顾好闺女......”一声声唠叨让周围的气温变暖了,仿佛他们正在自己温馨的小家中一样。

“知道了,妈妈,你工作了一天也累了,早点回去休息吧,汤圆放着就行,我们等下休息的时候再吃。”樊柳君说道。短短几分钟,这一家3战士在这元宵夜中团圆了,虽然短暂,但他们都感到无比的满足与幸福。邓丽萍带着不舍和他们道别。她站在距离检查点几十米外的路边远远地看了一会两父女后,才悄悄离开。

守好一条路,护好一座城

樊文生1966年出生,1983年参军成为一名武警,1988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2002年退伍后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现任东莞市石龙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勤务指挥中队一级警长,曾多次获得省、市颁发的个人嘉奖、个人三等功、先进个人。

曾是一名军人的他,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名铁汉子。面对这次来势汹汹的疫情,从年初三就返回工作岗位的他一直夜以继日的坚守在第一线上,用他的话说就是“守好一条路,护好一座城”。从始至今,樊文生和同事们贯彻逢车必查,逢人必检原则,不放过任何细节,坚持将防疫、防范、打击相结合。

女儿樊柳君出生在1996年,刚毕业不久。“我从小就在军区大院长大,练就了男孩子性格,特别敬佩那些保家卫国的战士,从小就希望当一名能为人民群众做贡献的警察,像爸爸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面对需要经常熬夜、充满着未知和挑战的高强度工作,樊柳君眼中满是斗志。“看过许多关于这次疫情的新闻,明白了这次我们任务的重要性,但能和爸爸站到一起,一点都不害怕了,有一股亲情的力量在加持着,我只知道,我要把我的任务落实做好”。她稚嫩的面容上透露出超越年龄的坚定。

樊文生的妻子邓丽萍是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护理组长,疫情发生之后,他们一家都成为了一线战士。

每天晚上无论多晚,邓丽萍都会等到父女们回来再睡。女儿总会叫她下次别等了。她总是说没有特地等他们回来,就是还不困而已,尽管她的双眼已经困得睁不开。她常常对身边的亲朋好友说:“现在大家都累,都很辛苦,多坚持一下,疫情就多控制一点,要相信很快就能过去的”。

对于元宵节,和女儿在这里相聚,樊文生说:“这是我们人民警察应该做的,元宵节我们在哪里团圆、在哪里相聚,哪就是家。因为如果我们守不好这个关,那将会有更多的家庭无法团圆。况且在这种时期下,能和女儿站同一班岗,就是最大的幸福。”樊文生远远地看了正在认真工作的女儿一眼,继续说道“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坚守岗位,绝不退缩,为东莞,为石龙做出贡献,这也算是我们人民警察送给千万家庭的一份小小的元宵节礼物吧。”

编辑 康佳楠

(作者: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晓彤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