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肖劲松是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也是湖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他曾在2008年参加湖北赴四川灾区心理救援队培训工作,深知在大灾大疫面前,避免恐慌,保持心理稳定的重要性。于是,他以自己特有的专业方式,加入了这场战“疫”。
一条24小时心理热线
发热门诊排长队,患者情绪易波动,拿着无异常报告还心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肖劲松目睹了因为心理恐慌而衍生的一系列现象。
1月23日,武汉“封城”当日,湖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开通了一条24小时心理热线,全国各地900多名心理咨询师加入,肖劲松自己也在其中。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肖劲松:我遇到一个比较典型的,母亲发烧已经10天了,她出现发烧的症状也已经三四天了,但同时她们又不到任何一家医院去看病,怕得要死。她在家里也刷信息刷微信,得到的都是非常负面的信息,所以一点都不敢出门了。这个时候她打求援电话,我们该怎么办?我苦口婆心跟她谈,如果你做好防护到发热门诊去,你不会感染别人,别人不会感染你。但如果你防护做得不好,那是有可能的。第二天早上她们就到我们发热门诊,我们迅速给她们做了身体的评价,结果两个都是疑似病例,迅速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她们治疗。过了三天她打电话过来,说她和妈妈的烧已经退了,情况好多了。
我的工作就像一个加油站 给大家加油
奋战在抗击疫情前线的医护人员,每天暴露在高危的环境里,随时都有被感染的风险。在肖劲松所在的中南医院,就有医护人员被感染的病例。肖劲松说,医护人员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而自己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加油。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肖劲松:我们医生就是这样一群人,平常他们从事着非常平凡的工作,但在关键的时候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而且他们也会顾全大局。现在,所有的医护人员就像奋勇往前跑的汽车,他们有时候跑的速度慢下来了,并不是逃兵,并不是想要离开这个战场,而是他们需要加油,我的工作就像一个加油站,要给他们加油。
一位进隔离病房的心理咨询师
1月20日,中南医院发布第三次征集令,征集各科室医生支援发热门诊,征集科室首次涉及神经内科,肖劲松马上报了名。
“今天是2020年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我上一线去了。”1月23日下午,写下这条朋友圈后,肖劲松走上了“战场”。在这一“战场”,他不仅为发热患者进行问诊和处理,还为有心理问题的患者和医生进行心理疏导。他也是这次疫情中第一位进到隔离病房的心理咨询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肖劲松:1月30日下午我接到感染科主任的电话,他说我们这边一个患者一直嚷嚷着自杀,有自杀倾向。
记者:这么严重?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肖劲松:没错,她被感染以后不知道,结果一家老小都感染了。她的父母,她的丈夫,还有6个月的孩子。她一直在自责,她说我这个人没有活下来的意义,因为我把一家人都害了,她觉得自己是这个家里的罪人。护士跟她打针,她因为激动,经常动胳膊,护士没办法一针给她打进去。那个滋味是很难受的,她不用开口,我们都感同身受。
记者:怎么化解她这种焦虑?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肖劲松:一个让她的情绪得以平复,另外一个让她的认知模式做一些调整,你们都是受害人,你们全家都是团结一致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这个家庭还能够重新站起来而努力。那天跟她谈话在这个方面,我觉得还是初步达到了目的。
几天后,肖劲松得到反馈,这位患者的情绪已经平复,也在配合医生的治疗。肖劲松想为每个打进心理热线的人答疑解惑,也做好了随时再进隔离病房的准备。
编辑 方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