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下午,福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福田疾控)接到任务,采集4个社区200名居家隔离者的咽拭子,排查新冠病毒。
这200名居家隔离者在返回深圳以前,都曾经去过湖北旅行或者在湖北居住过,但是没有明确的和病例密切接触的历史,现在这200个人都自觉在深圳的家中隔离,严格执行医学观察没有出过门。为了确保200个人严格做到居家隔离要求,福田疾控决定:把采集咽拭子的工作送到居家隔离者家中,并选调出7名年轻骨干来接手任务,舒彬、陈浩川、温权、曾胜波、赵梦蓝、梁静、郭聪锐临近中午拿到名单,下午就要完成样品全部采集。200个人分散住在不同的社区、不同的楼房、不同的楼层,工作人员必须手拧肩背沉重的采样工具、送样箱和消杀用品,一户一户落实。
社区线路变成了迷宫,导航系统也迷路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找路的时间,7个人一分到名单,就拿出百度地图一一标注居家隔离者地址,然后按照标注由近及远录入导航,规划最短步行路线。当到达社区的那一刻,他们全都傻眼了——社区为了有效管理人员进出,都实行封闭式管理。原本一栋楼可以从左边走,也可以从右边走,有的还可以从首层连通的店铺走进社区,原本从村口到达目的地只需要直行经过4个路口,现在工作人员只能七拐八弯、必须折线绕行,迷宫一样的线路此时即便是强大的导航系统也束手无策。
爬墙翻栏杆挤门缝,只为找到你
一个排查者的家住某小区23栋,温权医生按照楼栋编号远远地看到了22栋、24栋,可他绕着22栋、24栋走了一大圈,怎么也找不到23栋的出入口。当看到22栋和24栋一侧有个杂乱的工地,工地尽头有一个狭窄的缝隙可通往23栋,温权踩着乱石走到跟前,但工地装修乱石的堆积成两米落差的陡坡。温权拧着沉沉的采样箱,胖胖的身体左倾右斜、歪歪扭扭,一步一步艰难地往下挪,一摇一晃地滑到了23栋跟前,他憋气收腹侧身挤进了阻隔,戴着N95口罩的他早已上气不接下气。
技术全靠一双手,安抚全靠一张嘴
陈浩川拧着沉甸甸的采样箱,气喘吁吁地爬上了8楼,此刻他已经累计爬了32层。敲开居家隔离者的家门,陈浩川一边喘着气一边说道:“你好,我是福田疾控的陈医生。首先感谢你居家隔离支持防疫工作,现在为了确保你以及你家人的健康,由我来为你们采集咽拭子。”陈浩川一边展示自己的工作证件,一边耐心地解释,他温柔的声音、真诚地语调,让居家隔离者放下防备,选择信任。
“请你张开嘴,说一声长长的‘啊’。”陈浩川迅速地将沾湿的棉签精确地涂抹咽后壁,麻利地采集到样品。“谢谢你的配合。这个采样的液体非常干净,你不用担心,它的味道有点咸咸的,但不会刺激喉咙。你们接下来还需继续居家隔离,直到14天结束,坚持每天测量2次体温,如果有发烧、干咳、没有力气等不舒服,就及时联系社康中心的医生,第一时间获得帮助。”整个采样的效率其实非常高,但这一切都是以信任为前提,陈浩川说采样大概十分钟,解释、劝说、叮嘱却需要半个小时。
这天下午,福田疾控7个工作人员,就这样走街串巷寻找居家隔离者,并把采样的工作送到他们家中,这期间他们没有喝过一口水,没有上过一次厕所,汗水浸湿了隔离服里面所有的衣衫。天渐渐黑了下来,7个人一共走了50多公里,200份咽拭子在他们的负重前行中,全部采集完成。
编辑 康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