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可爱的人”!这群小记者采访了抗美援朝和基建工程等30名老兵
晶报记者 尹维颖
2021-06-29 20:37

在罗湖区的清水河街道,生活着许许多多曾经为国家、为深圳抛洒血汗的老兵们,他们中既有耄耋之年始终心怀祖国的抗美援朝老兵,又有劈开山路铸就深圳荣光的基建工程老兵。作为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的故事是新时代大讲堂的生动样本,为了致敬这群“最可爱的人”,让红色精神代代传承,罗湖区委组织部、罗湖区委宣传部、清水河街道党工委携手深圳报业集团、深圳报业教育传媒集团开展“致敬百年我心向党”——老兵口述史全媒体采写活动,大、小记者携手,生动讲述老故事、深入挖掘新故事,并推举出30位杰出老兵代表及其光荣事迹,以图文、书籍、视频、展览的方式留下珍贵的红色记忆,向建党百年献礼。

讲述和聆听,让红色精神薪火绵延

今年3月至5月中旬,来自清水河街道9所学校的34名小记者,跟随深圳报业教育传媒集团的资深记者采访了30位老兵,包括抗美援朝老兵和基建工程老兵等。老兵们用朴实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戎马故事和峥嵘岁月,追忆了深圳蜕变腾飞的发展史。对于生长在特区新时代的学生们来说,这是一堂鲜活生动、催人奋进的红色教育课。“听前辈们口述历史,给了我们年轻一代一个机会去接触那些尚有余温的历史,去传承那些不灭的精神。”深圳中学田懿鸣同学通过基建兵杨洪祥的口述,逐步拼凑出一个“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建设年代,“了解到深圳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让我对老兵和这座城市肃然起敬”。

“这是我的第一次采访,采访前我格外紧张,不过,蔡长江爷爷十分和蔼,有耐心,认真解答我们的每一个问题……”深圳中学郑竹珈同学采访的是抗美援朝老兵蔡长江,88岁的蔡长江在一只眼球被摘除的情况下,还每天读报,并抄写《唐诗三百首》,字迹工整、笔锋有力的文稿让郑竹珈同学深受震撼。“我敬佩这样的学习精神和学习热情。当我在数不清的作业面前长吁短叹时,我的耳边会响起蔡爷爷说的话——‘你们要珍惜这样的时代’。”经历了风雨洗礼的老兵们,见证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他们说的每句话中,都流露出无私奉献的爱国之情。“在辛春萱爷爷的回忆中,抗美援朝的勇士精神、苏联的无名英雄,体现出了那个时代中国优秀青年的面貌:为了祖国和人民,抛洒热血毫不迟疑。”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黄祖民同学采访了抗美援朝老兵辛春萱,他说,“东南沿海上空每日翱翔的八一战鹰,西部边陲坚守高原的无畏勇士……都是在这个时代为我们无私奉献的无名英雄。我们一定要珍惜当下、把握机遇、报效祖国,让红色精神代代传承,让伟大祖国更加美好。”

在采访基建兵周显堂之前,凤光小学杨海锳同学对基建工程兵的历史做了很多功课,“当周爷爷说出这段鲜活的历史时,仍令我惊叹不已。周爷爷并没有用华丽的辞藻来形容他们的付出,但这段辉煌的历史将永载国家和特区的史册。面对磨砺,周爷爷始终没有停下奔跑的步伐,对祖国、对党、对人民这份炽热的爱,是他永不停歇的源动力。”“芦爷爷与我握手的那一刻,我感觉传递给我不光是关爱、力量,更是希望和情怀。”草埔小学的李楠芳同学在采访抗美援朝老兵芦新时,深深地敬佩于芦新老人对于祖国深沉的爱。芦新一家三代参军报国,“我的童年,家境贫寒,家穷不忘报国;我儿子长大参军,在部队里表现出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孙子生活在繁华大都市,也在和平年代为守护祖国安康尽一份力。”说到三代人三代兵,芦老一脸自豪,“中国了不起,中国共产党了不起!”

岁月带走了他们笔直的脊背,却带不走他们的民族信仰和爱国情怀。今年69岁的张中太,1969年在老家河南南阳方城县县城武装部报名入伍时,他还是一名学生。作为一名5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欣喜地看到深圳的跨越式发展和深圳少年队员们的茁壮成长。“希望你牢记党的历史,做革命的接班人”,他认真地写下了这句话送给采访的小记者。

穿越过硝烟与生死,他们应该被铭记

尽管距离抗美援朝已经过去了70年,大多数记忆已经在历史尘烟中模糊难辨,但几乎所有的老兵依然清晰记得自己入伍的第一天。这个日期,显然已经深深印在他们的心中,成为他们人生中一处始终闪亮的航标。辛老笑着说对几十年前的事情记忆已经模糊了,但谈到参军入伍抗美援朝时,他笃定而准确地说了两遍:“我是1950年12月8日参军的。”

芦新老人说自己年纪大了爱忘事,但他依然能清楚地记得自己参军的那一天:1953年3月8日。那时,他是浙江省临安师范学校的一名学生,当他的父亲作为参军学生家长上台表态发言时,他的内心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因为,父亲从老家赶来,原本是要说服他放弃参军的。在父子的一番长谈之后,父亲被芦新的执著打动了,不仅支持他参军,还捐钱支援部队。88岁的张泰英幼年生活在沦陷于日寇之手的东北地区,他深知作为“亡国奴”的屈辱与苦难,志愿军入朝参战后,当时还在读高中的他就申请参军参战,保家卫国。不久之后,张泰英就被特招入伍,半年后被派往渡江部队指挥部从事保卫反特工作。转业后,他考入了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张泰英说,根据苏联的经验,拖拉机厂在战时是可以转产坦克的,为了保卫国家,张泰英就是这样时刻准备着。

88岁的蔡长江有个堂哥,名叫蔡长春,是第一批入朝的战士,在抗美援朝的第一场战役——黄草岭战役中牺牲,年龄还不到30岁。“我回国后,去叔叔家探亲看到了他的烈士证。”蔡长江老人反复强调着这句话,语调缓缓低了下去,“我才知道,他原来在我参军之前就牺牲。”在朝鲜,蔡长江目睹着战争的残酷,身边的同事在走路时被飞机扔下的炸弹炸死,这让他至今难忘,“我当时想我一定要上前线”。在“致敬百年我心向党”老兵口述史成果展上,一件染着血迹的军装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那是老兵聂汉强42年前穿过的军装,里侧写有他的名字,上面染上了两处血迹,那是牺牲的战友留下的,当时只有十八九岁,被炮火击中,“用了三个急救包,血都止不住,最后眼睁睁地看着战友闭上眼睛。”聂汉强说到这里时,神情十分哀伤。

“那一次汽车排只有我独自一人闯谅山。在谅山战役中,我化险为夷,能够平安回来,是我此生最大的奇迹。”为了这次老兵口述史成果展,聂汉强首次拿出这件军装,“现在的孩子不了解那段历史,这件实物会比讲述更直观,更有震撼力”。他希望,“每一个中国人都珍惜这用鲜血换来的来之不易的和平。”

缔造过奇迹与荣光,他们值得被珍视

一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几代人漫长的艰辛奋斗,深圳从边陲小镇蝶变为国际化大都市,同样离不开基建工程兵40年艰苦拼搏与奋斗。1979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部队两万人奉命开赴深圳,参加特区早期建设,上世纪80年代初期,伴随着工地上的阵阵轰鸣,这座坐落于祖国南部的边陲小镇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重获新生。战士们克服了生活和施工中的种种艰难困苦,为兴建特区打好头炮,为特区持续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基建老兵们所处岗位各不相同,钳工、电工、木工、架工、瓦工、材料员……还有的负责修汽车、运输物料、做饭,有的负责项目管理,统筹工程建设,他们各司其职,共同建设了国贸大厦、电子大厦、市委大楼、红岭大厦等,让“深圳速度”响彻全国。

获得全国摄影大奖的《升》,记录下了深圳经济特区初期建设“三天一层楼”的奇迹。作为照片《升》的主人公,邹洪涛是第一批来深基建兵,作为那个在高大建筑群中“顶天立地”的小伙,他站在工地中扬起的手和面朝天空的姿态,足以让我们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激情,“升”意味着升起的大楼,升起的希望,升起的未来。后来,邹洪涛还在电子大厦外架拆卸过程中因提出了解决难题的方案,因此立了三等功。邹洪涛说,当时条件很艰苦,吃住和施工条件都不好,“但我最怀念的却是那段日子,虽然苦,但很充实”。基建工程兵不怕苦、不怕累,以顽强拦博、勇于奋斗的精神,成为建设深圳经济特区的“拓荒牛”。何林也是两万基建工程兵的一员,近年来,他致力于为基建兵著书立说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材料员出身的何林爱好收藏,收集了很多挑战书、表扬稿、各类信件,以及机票、车票、布票、粮票、老照片等老物件,最终汇成了《岁月情怀》系列图书,勾勒出了基建工程兵为深圳发展奠基的那段筚路蓝缕的芳华岁月。

展厅里基建兵建设的老照片都出自杨洪祥之手。杨洪祥是原基建兵00319部队的专职报道员,他的工作就是挎着海鸥牌相机奔走在工地上,将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激情燃烧的青春、汗水渗透的工地一一定格。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杨洪祥还将这些照片的高清版使用权无偿捐献给了深圳图书馆,原始胶片无偿捐献给了新华社国家照片中心,“这些胶片的版权不应该是他个人的,应该是两万基建工程兵和这座城市共有的”。62岁的杨洪祥转业后留在深圳,至今仍在持续关注基建工程兵们,为他们做报道、拍摄纪录片等,每当经过基建工程兵参与建设的高楼和建筑时,百感交集,“那是一种梦幻般的感觉。现在高楼林立的深圳与我脑海中曾经的模样交叠,我会有一种在城市中穿越的感觉。这座城市从荒芜变为繁华,这其中有无数特区建设者的汗水。”

编辑 周晓飒

(作者:晶报记者 尹维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