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必读 | 房企再想发公司债买地,没门!

记者 王平 综合整理
2016-11-01 15:49
摘要

近期港股市场出现明显的内外资流向分歧。

一、宏观面

1、近期港股市场出现明显的内外资流向分歧。此前持续涌入香港市场的内地资金流入开始放缓,港股通资金净流入数据出现明显下滑。然而外资开始加码配置香港市场,港汇近日持续走强,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数据也显示外资开始加速流入港股相关基金。

2、交易所收紧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公司发债,房企公司债不能再买地。上交所和深交所近日向各债券承销机构下发《关于试行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公司债券分类监管的函》,明确对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公司债券的发行审核试行分类监管。而且即使房企满足了发行基本条件,若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期间,在重点调控的城市存在竞拍“地王”、哄抬地价等行为,或前次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尚未使用完毕、报告期内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问题都将被禁止发行公司债。

3、上市公司三季报全部收官,A股2955家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成绩单展现在投资者面前。在报告期内,有1026家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出现负增长,占比达35%,1929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了净利润的同比正增长。前三季度超九成上市公司吃政府补助,中石油获35.9亿补助居榜首。

4、景气监测结果表明,稳增长政策在工业平稳运行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三季度中经工业景气指数为92.5,运行稳中向好,连续5个季度波动幅度在0.1点范围内。所监测的11个重点产业,钢铁、煤炭、IT设备制造、有色金属行业景气指数均出现了上升。

二、中观面

1、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落幕,外汇管理局A股“三剑客”持股路径再次显现。根据三季报信息,梧桐树投资平台有限责任公司及其旗下的北京凤山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坤藤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现身12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

2、部分上市银行关注类贷激增,汽车贷款违约开始“冒头”。从上市银行披露的三季报数据来看,在加大核销力度的前提下,已经有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等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是更多的银行仍然是不良贷款“双升”。

3、拥有万亿级市场的物联网成为市场新的热点。业内人士表示,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建设将成为物联网产业生态的核心,相关平台型厂商将从中受益。

4、供给侧改革显效,上市公司利润增速转正。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等积极因素,沪深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指标加速好转,在新兴产业保持高增长的同时,一些传统产业也已有了明显转机。

5、海参价格触底大幅反弹,行业步入景气上升周期。山东威海水产品市场数据显示,海参最新价格已涨至每公斤130元,较上周环比上涨16%,自今年7月低点大幅反弹63%。业内人士认为,近三年海参价格低迷,倒逼大量养殖成本高的散户退出,行业产能去化明显,海参供给大幅收缩。

6、10月份市场的小幅上扬让分级基金的交易一度活跃,龙头分级基金规模继续稳定上升,而超过六成的分级基金则继续“迷你化”。在分级基金监管新规的预期下,分级基金成交量进一步萎缩,分级B的折价率继续扩大。10月底分级规模超1600亿份。

7、并购重组申请被否成常态,今年已达20家。虽然10月份并购重组委只工作了3周,但是,并购重组的审核速度并没有放缓。经过梳理后注意到,10月份总共有19家企业的并购重组申请上会,其中,16家获得通过,3家被否。

编辑 牧丫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