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节后市场经历大跌大涨,波动剧烈,但大量增量资金一直在通过ETF入场。数据统计显示,2月3日至4日,A股ETF获得约155亿元资金净流入。
数据显示,2月4日,市场上A股ETF共212只,当日份额净增加46亿份,以当日净值估算,A股ETF获得约70亿元资金净流入。其中,500ETF申购超20亿元,证券ETF、5GETF、半导体50ETF等基金净申购超10亿元。而在2月3日,A股ETF获得约85亿元资金净流入。以此计算,2月3日至4日,A股ETF合计获得约155亿元资金净流入。其中,500ETF合计流入资金约35亿元,300ETF合计流入资金约28亿元。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基金经理表示,近日资金连续大额净流入,主要原因在于节后开市首日市场对疫情的反应进行了集中宣泄,这给了长期投资者很好的买点,调整后点位不高,长期资金投资风险不大。同时也给了短线投资者参与市场修复的交易型机会。
一、宏观面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影响可能更大一些,但整体来看,对全年经济不必过度悲观。相较于2003年的非典疫情,这次疫情过后经济的可恢复性将更强。后续的逆周期政策可能会有所调整,财政、货币、产业和区域等方面政策将齐发力,保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疫情、自然灾害等只要没有演化成持续性冲击,最终都不会改变经济的周期性行为,短期回调反而积蓄了之后的上涨动能。
2、特事特办发放贷款、对个人信贷调整还款安排……一场银行业战“疫”行动正在全面铺开。自央行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后, 银行正加大对疫情防控信贷支持力度,给予最优惠贷款利率,通过多项举措助力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
3、地方稳投资正在加快蓄力。近日,山东、河北等多地部署加快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及项目储备,确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过后一批重点项目立即开工、复工。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也部署各地依托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加强投资项目远程审批服务,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以及后续投资运行的影响。
4、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金融机构正在发行主题债券、投放应急贷款,支持医药行业相关企业复工。2月5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行50亿元阻击疫情主题债券,发行利率1.8833%,认购倍率为13.41倍。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也将在6日分别发行80亿元、30亿元战疫专题债券。
二、 中观面
1、近日,许多上市公司发布回购、增持公告,助力股市稳定运行。同时,上市公司积极响应号召,保障生产、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驰援疫情防控,并千方百计把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降到最低。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上市公司扛起了作为实体经济“基本盘”的责任担当。2、专家认为,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尽管开发商近期力推“网上看房”,但购房需求将后移,部分房企最快在3月-4月回归正常销售路径。这对开发商现金流管理能力带来考验,现金流充沛、融资能力强的房企将受益。
3、保险业助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再获进展。昨日,已有14家险企发布公告称,扩展部分保险产品责任,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保障。
4、2019年券商业绩整体向好。据统计,至2月初,共有30家A股上市券商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或者业绩快报,半数券商归母净利润增幅在1倍以上,其中5家增幅超3倍,全行业业绩整体向好,仅1家券商归母净利润可能同比下滑。
5、数据显示,2020年1月份,券商的股、债承销业务呈现两大特征:一是业务凸显头部效应,股权承销规模前十券商包揽了84%的市场规模。二是券商2020年1月份股权、债券的承销规模双双同比增长,分别较2019年1月份增长11.75%和13.45%。其中,可转债火热发行,助力券商承销规模骤增530%。
6、统计数据显示,1月24日至2月3日期间,“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网签总计96套,不足百套。需要说明的是,房产网签滞后于销售,但疫情来临,确实也让网签数据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7、分析人士表示,A股市场情绪逐步企稳,预计北上资金短期内将保持净流入态势,节后一周净流入总额预计达300亿元左右。在沪伦通、中日ETF互通、修订QFII/RQFII制度规则、全面推开H股“全流通”改革等多重措施下,若以2019年外资年度净流入额为参照基准,预计2020年北上资金净流入总额有望达3000亿元人民币。
编辑 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