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这个春节注定非同寻常,湖北武汉市等地陆续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坪山区妇幼保健院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争分夺秒全面迎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攻坚克难,将战“疫”主动权越抓越牢。
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八
春节临近,马路上的红灯笼挂起来,节日的气氛渐渐浓烈起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二版)》正式发布,又一个急件!随着一道道各级疫情防控急件出台,疫情防控任务陡增!
我院由于院内原址改造,业务用房紧张,紧急时刻,千方百计腾挪业务用房改造成发热门诊,前移预检分诊,再次优化就诊流程,严防死守,对进入医院的所有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上午,医院召开防控新冠肺炎动员大会,谭惠院长通报分析了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向全院发出号召并作出工作部署,要求全院干部职工团结一心、树立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全力投入抗击疫情的战斗。
谭惠院长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动员大会讲话。
会后医院制定印发《坪山区妇幼保健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加强组织领导。
坪山区妇幼保健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
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
医院防控工作紧张而有序的展开:人员培训、演练、实操;院感深入临床巡查,梳理完善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等诊疗流程。工作一桩桩、一件件,紧张有序、有条不紊地推进!
晚上八点,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战鼓捶响。医院连夜谋划规范的发热门诊及留观病区,构思儿童、孕产妇和新生儿新冠肺炎的诊疗预案。
1月24日,除夕
一级响应下,防控工作在和病毒赛跑。
上午,按照南方医科大学坪山医疗集团冯天元院长的统一部署,医院新冠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到坪山区人民医院参加南方医科大学专家教授防控专题培训。
全院“取消休假,春节期间全院正常上班”,未踏上返程的职工纷纷退票返回岗位,已休假回家的员工启动返程,发出“召必回、战必胜”的誓言。2天之内,全体员工全部到位!
下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紧急决定根据防控工作新的形势和要求,将体检科部分业务用房改造为发热门诊和留观病区,并根据上级诊疗方案重新梳理了预检分诊及诊疗流程。
地方有了,人员当然要精兵强将!紧急组建发热门诊精干队伍。安排30名骨干医护人员系统培训,建立发热门诊第一梯队。
1月25日,初一
新年第一日,原本是喜气洋洋、互祝新年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坚守岗位的医务人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奉献,守护百姓健康、一方平安。
拜年了!
改造后的发热门诊及留观病区已开始运转,严格按照隔离病房的要求进行管理,将防控安全作为最重要的工作。
新任务!
这一天,全区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升级,关口前移。我院马上组建一支10名护士“娘子军”,在深汕高速坑梓出口、丹梓大道入深通道和坪山高铁站三个卡点对入深人员逐一体温检测,三班轮值,24小时坚守,确保“不漏一车、不漏一人”,配合守好深圳“东大门”,严防出现输入性病例或疫情扩散 。
这一天,温度骤降,夜晚温度9-10度左右并伴有小雨,她们坚守岗位,毫无怨言!
风雨中坚守的女“战士”。
1月26日,初二
新年第二天,发热门诊经过一天的运行,流程和细节逐步完善,紧急构建“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留观隔离—急救转运”,各科室高效联动,防控体系运转顺畅。《预检分诊处工作流程》、《门急诊分诊工作流程》、《发热门诊工作流程》、《普通门诊医师工作流程》等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
调整全院人流动线,实现进入院区人员全部进行体温检查,做到不漏一人。预检分诊前移至医院入口,避免患者交叉感染。
全方位防控下,全院愈加笃定,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硬仗!
1月27日,初三
上午,坪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勇率队到医院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慰问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在得知医院发热门诊场地有限后,区长当场指示由区建筑工务署搭建三间板房作为紧急诊疗场地。领导的支持缓解了燃眉之急,领导的关怀再一次提振了士气!区建筑工务署当天连夜施工。
李勇区长到我院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组建社区工作站人员、医务人员和社区民警三人小组,对湖北来深人员实行入户筛查检测。一声令下,社康人员组成29人的医疗队伍,勇敢地奔赴联防联控最前线,开展社区健康监测,切断传播途径。
入户服务湖北来深人员。
1月28日,初四
上午,坪山区委书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陶永欣来到我院,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他深入了解发热病人诊疗情况,肯定医务人员的坚守和努力,要求医院做好患者诊治的同时,加强医务人员自我防护,全力保障医务人员安全。对医院防护物资紧缺的问题,陶永欣书记指示相关部门加快工作进度,全力保障!
陶永欣书记到我院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三间板房正式投入使用。
连夜建成的发热门诊用房
当天22:35,坪山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了46户密切接触者的名单。接到名单后,社康中心7支队伍二话不说奔赴密切接触者的家中进行体温测量及其他筛查工作。这个时间他们大部分刚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回到家中,此刻,他们从龙岗、盐田、罗湖、福田……的家中义无反顾地返回岗位,挨家挨户上门随访、测量体温,认真核对信息。详细询问密切接触史,逐一登记,并进行防护知识宣传,让群众得到安抚,避免过度恐慌。任务最重的秀新社康仅一个晚上就访视了22户,最后一支队伍回到社康时,已是凌晨三点半,但是紧张的工作并没有结束,还要再次核对、统计信息并第一时间上报。
社康人员深夜紧急入户筛查。
他们深知在这个关键时刻,即使在家休息也不会安心,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只有一个信念,把工作干好,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出一份力。
1月29日,初五
新要求!
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要求对留观患者进行核酸检测,医院再次根据最新的防控诊疗方案优化流程,为保障防控安全,腾挪出一间诊室作为核酸筛查标本采集处。
刚走出咽拭子采集室的张九鸿医生。
随着疫情的发展,医院肺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成立疫情防控预备队,并向全院发出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倡议书》,倡议一出,应者云集!
“我报名!”
“我经历过非典,我有经验!”
“我是一名有着20多年老急诊,我先来!”
“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不给白衣天使丢脸!”
“保证完成任务!”
……
医护纷纷主动请缨。
罗坤华、江雄、孙静、曾小庆、杜冲、方秀平、曾展华、江红志、王瑞杰、尹晓球、陈松彬、刘德平、易勇、宋艳莉、周海山、张九鸿、曾鸿、罗昭阳、李星、陈金品、苏奇志、郑石云、向柳、李燕华、杨绿频、叶丽芹、龚晓燕、范丽娜、杨艳梅、曾小云、蓝海燕、蔡新英、管伟婷、李雀媚、刘锐绿、麦小妹、戴苑青、王艳芳、张丹丹、钦姣姣……不管是临床的医护人员还是行政后勤人员,纷纷主动请缨,共有248人报名参战。“疫情到哪里,我们就出现在哪里!”这个冬天虽然冷,但是医院的微信群里一条一条跳出的“我报名”始终温暖人心,全院职工干劲倍增,斗志昂扬!
1月30日,初六
疫情突发,防控物资骤然紧缺。
筹集防控物资在与时间赛跑。医院新冠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在防控战役打响时就明确应急物资“统筹协调、集中管控、保障一线”。医院每日通报应急物资(耗材)消耗及库存情况,应急物资管理开源节流,科学合理使用,数据精确到每日、每个、每件、每瓶,把最好的防护优先保障防疫最前线。
医护人员也十分珍惜防控物资,把特别紧缺的防护服、N95口罩、面罩留给最急需的岗位,大家朴实地说“现在还不是最高峰,现在把N95口罩和防护服用完了,后面的同事怎么办?高峰期怎么办?还是节省着用,留到关键时候用吧”。
同时医护人员充分发挥自力更生、创新精神,利用胶片、包装塑料等各种材料自制防护用具
自制的面罩。
截至目前:我院共收到各类捐赠如下:
1.深圳市坪山区医药产业发展协会捐赠 600个医用普通口罩;
2.国药集团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捐赠1000个医用护理口罩;
3.博商公益基金会捐赠200个眼罩;
4.安徽优特盛净化科技有限公司捐赠15台空气净化器;
……
疫情无情,人间有大爱。其他好消息还在路上!
1月31日,初七
自抗“疫”战斗打响以来,全院已经连续十多天紧张而有序运转!
第一个累倒的人!
坑梓社康中心的护师黄敏玲,1月27日加入“社区工作站人员、医务人员和社区民警”三人小组,上门排查重点人群,切断传播途径。一栋栋一户户跑下来,常常在寒冬里跑出一身汗,来不及休息又赶紧整理上报观察报表,一忙不经意间就到深夜了。1月31日她发现自己体温37.5℃,立刻进行核酸检测排除,发现是因为劳累过度,加上冷热交加,得了感冒。同事们心疼她,纷纷安慰她,她淡淡地说“我只想尽快投入工作,为战胜疫情尽一份力!”
全院职工个个奋不顾身、迎难而上,坚守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践行白衣天使的初心和使命!
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团队
内科团队
急诊科团队
儿科团队
社康团队
卡点、高铁站值班人员
五官科团队
妇产科团队
外科团队
护理团队
放射科团队
功能科团队
体检科团队
检验科团队
保健部团队
其他临床医技科室团队
行政职能团队
司机团队
疫情一线物业团队
……
战“疫”勇士们
疲惫不堪却顽强坚持,危险万分却以死相博!我们每个人都以投入这场战斗为荣,我们没有鲜衣怒马,只有汗水、热血、忠诚和无畏!
编辑 刘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