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疫情防控阻击战里,也少不了夫妻双方并肩战斗。他们当中既有医生组合,也有警察组合。王默溪和钞岩就来自于一个“双警”家庭。夫妻二人,一个是深圳福田交警大队中心区中队中队长,一个是福保派出所合成作战指挥室民警。
今天(0202)是2020年2月2号,一个传说中“千年一遇”的对称日,王默溪和钞岩都在广深高速皇岗收费站检疫管控点执勤,在工作中度过了属于“双警”家庭的“最浪漫的日子”。
早在1月27号,深圳交警就联合街道办、辖区派出所、卫生等单位成立检查组,在进入深圳的道路上设置联合检疫点,24小时不间断对入深车辆的司乘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从2月1号起,筛查手段全面升级。交警部门承诺,不漏一车,不漏一人。
福田交警大队中心区中队中队长王默溪:“我们采取的措施就是逢车必拦,就是说每台车上坐的人全部都要测体温,不漏过一个人一台车,对一些车上有疑似发热人员的车辆引导到筛选区进行重新检测。我们也利用我们的PDA的深眼系统,对这个重点车辆、高风险车辆进行备案登记。”
2月2号这天的执勤和平时有点不太一样,王默溪在岗位上偶遇了妻子钞岩,福保派出所的一名辖区民警。传说这一天是“千年一遇”,这给他们的偶遇带来了几分浪漫的色彩。“我太太是辖区派出所的一名内勤民警。因为这个收费站是他们派出所辖区,他们要在这里设点、上人,所以她也是责无旁贷。”
王默溪和钞岩都是河南确山人,先后于2002年和2005年加入深圳警队。对这种组合来说,因为双方的工作都具有高度的机动性,正常的家居生活往往成了一种奢望。
钞岩说:“我们‘双警’家庭,不管是平常的节假日啊,还是像这种的,我们俩几乎都是不在家状态的,一家三口聚到一起的机会真的很少,一般都是靠电话交流。前天我是中班,我下班第二天他早班,今天我早班,他又中班。一般情况下,等他到家,孩子都睡了,早晨他站早高峰,他走的时候孩子还没睁眼呢。”
儿子已经小学六年级了,面临着小升初的压力,可是王默溪、钞岩顾不上管他。今年春节,钞岩原本计划带儿子去成都玩一趟,可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计划,买好的机票也只能退掉。“平时没怎么陪过,有点愧疚。一看朋友圈,别人去这里了去那里了,准备带孩子出去转一趟。开始就已经说不让离深了吗,22号、23号就说全岗都要在位。我们俩经常这样子,所以孩子也觉得很正常。他已经习惯了,这种假话已经太多了,就说那你给我买点吃的吧。我说要啥。买点薯片、可乐,最喜欢的两样东西。平时满足不了,这个时候还是可以满足的。”
这个除夕,一家人一如往常,又过了一个“爸爸不知去哪儿了”的大年夜。钞岩说,“他年年三十都在岗位上,好多年都是这样过来的。我们河南的习惯都提前把饺子包好,当天晚上下一下饺子,吃的时候给他打个电话就行了。不是有视频嘛,吃的啥,给他看一下,也算他吃了。现在不是有句流行语吗,我是党员我先上。我们俩又是党员,又是民警,这份责任心还是有的。”
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无数像王默溪和钞岩这样的基层民警在岗奉献,他们的背后,还有更多支持他们的家人。
福田交警大队副大队长钟宇:“他们‘双警’家庭,在这次疫情开始接到命令那一刻起,都立刻返回工作岗位。很多中队领导、基层一线的民警,24小时不同的班次,在这个点运作。我们在这个卡点的现场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进行入党誓词的重温,进行了第一次的支部会,又把如何发挥党员带动作用、如何规范工作把它把握好。”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